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今一想,多數是在道路上并行一時,甚至只是擦肩而過。我們不能說他們不重要,反而正是如此種種使我們路上充滿快樂、驚喜、憂愁、苦悶。時時靜下心來,反而覺得這些過客方才匯成了我們璀璨斑斕的人生。
所謂的過客,恰如正伴我左右的太陽,幢幢高樓疾疾地向后退去,太陽卻窮追不舍。盡管總被沿路的樹打碎成細細的光影,盡管總被欲傾的樓掩埋到深邃的黑暗,但它仍堅持不懈,我雖然沒有春風沂水的興致,但面對此情此景,卻也被它十足的誠意所打動。
或許更多能被提及的過客是我們人生旅途上所謂的男女朋友,喜歡一個人,到愛一個人,再到兩情相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再從此,到離別分開,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喜歡、愛一個人是什么感覺?對此我略有體會,我想,這感覺應像我剛剛遇到的那樣——一輛黢黑的車迎著隧道里的燈光奔馳,燈光在它身上劃過,一淌一淌,像是劃過的溫潤的水,均勻柔和的淋灑在上面。我在其他車上所不屑一顧的東西,卻覺得在她身上特別美,像聘婷婀娜的少女,踩著那優雅柔美的步伐,扮著精致清純的妝容,款款的同我行進。這種美使得我目不轉睛,與其說我想擁有她,倒不如說我僅是想保持現狀。盡管我沒有擁有,但僅僅是遠遠的觀望、欣賞,我便心滿意足。
其實仔細想來,我更不情愿擁有,近了反而失去了觀賞的興致,擁有了反而不再去珍惜。想起小時難得的冰棍,一根就能夠呲溜呲溜地舔上半個鐘頭,而到了現在,很容易便能買到的冰棍甚至更昂貴一些的品類,都三下五除二的吞下了。
我們最要珍惜的,是眼前所擁有的,是身旁所陪伴的,因為他們多數將成為我們的記憶,不管是以何種方式闖入我們的人生,都會默默地退出。不去理會給我們留下的或好或壞的身影,我們的人生,都被他們抹下了漂亮精彩的一筆,或許一生再也不會想起,但總會刻下難以磨滅的印記,刻在你的行為舉止,刻在你的多種習慣中。
在我如今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撇去親人,莫過于家師了。我與家師所熟稔也不過一年,當初相識頗有緣分——系網路所識。關于相識過程,便不在此贅述了。我們約在開春之際見面,初見時,便被魁梧壯碩的體型所震撼。我本以為家師應為溫文的學者模樣,如今看著卻渾身環繞著說不上來的氣質,或剛或柔,交手時排山倒海的氣勢,談聊時溫文爾雅的作風,強烈的反差使得家師別具一格。我想,所謂的緣分,恰恰是那種相遇恨晚的情形,無可形容,便只能寄托于縹緲的更難以名狀的緣分上面。籍此反而更添得一份關系,還是冥冥天注定的關系,如此,那自然是愈發順眼。
隨家師修習至今也不過半歲,世人皆念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如今回想師父種種,“蓋如此也”!師父口傳身授,正如釋氏之不立文字。如今勁力方顯,更覺珍貴,遂下定決心正式拜師,以求得多年跟隨。
然而,遇見總有分開的時日,無論朋友、親戚、兄弟、愛人、父母,在時間的長河里,我們很渺小。以至于每次思考這些事,我都會有種莫名的恐慌。我怕我死后是一片虛無,游蕩在宇宙天地間,不知所始,不知所終。我也怕死后發現一切其實都是過眼煙云,一場浮華滄桑的夢境。我更怕我就是那個缸中之腦,所謂的過客僅僅是一廂情愿,僅僅是一些數據。
但是不管如何,在我們還沒有離開之前,所有的過客都值得我們珍惜,所有的闖入者都有被善待的理由。我們人類或許也只不過是宇宙長遠生命的曇花一現,有所始,必有所終。但在臨走前我們難道不應該留下難以泯滅的痕跡嗎?不過讓我去想怎么留下這個痕跡,我也一定想不出來。在遼闊至遠的宇宙間,我們力量實在太渺小了,我們的地球也實在太渺小了,怕是不經意間,便灰飛煙滅,人類一切成果都煙消云散了。
我總是懷疑時間會悄悄地從指尖發梢溜走,從我們所注意不到的地方溜走。回頭一望,我竟也活過了近二十年光景,但比起古今之才人,實屬慚愧。我雖有“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覺韶華換”之感,卻沒有“至如今,始惜月滿、花滿、酒滿”之情。僅僅是靠著那幾手鄙陋技藝,便大膽的班門弄斧,實在是有耀武揚威之嫌,也多是不知天高地厚。
我,還沉浸在少時不貴光陰箭的傷感里,還陶醉在屬文紀念人生過客的憂傷里。我需遵守一貫的原則——事來則應,事過則忘;在圣不增,在凡不減。過客盡管珍貴,但卻僅能用來懷念。往前看看迎面走來的人兒,這才是你真正要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