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維密秀因為首次在中國舉行所以引起了中國網友們前所未有的關注,而奚夢瑤的經典一摔也成為最大熱點,各種批評、看笑話、同情、包容的聲音也紛至沓來。
絕大部分人沒有走過T臺,也不是秀場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無法十分客觀地去評判奚夢瑤這次摔倒究竟是因為T臺太滑、服裝太拖沓還是她的實力夠不上一個頂級超模。但這讓我想到學生時代我們經常遇到的事:
每次考試完,尤其是中考高考等重量級考試,總會有人說自己或者自己家孩子平常成績很好,只是考試發揮失常了,所以結果不理想。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表面附和對方但內心極不認同這種說法。在我看來,發揮失常往往是實力不足的一種表現。
失常的原因也許有很多種,比如身體不舒服、天氣不好、考場環境不好、考試遲到、心態不夠平穩等等,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于緊張引起的。而緊張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也許是準備不到位、也許是對手太強大、也許是客觀環境比較艱苦。
但我們把這個問題想得極端一點,如果讓一個高三的學生做小學一年級試卷他會緊張嗎?如果一次高考里只有一個高三的學生,其他的學生只有高一的實力,高三的學生會緊張嗎?我想應該不會,因為當實力強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有了那種志在必得的自信,也就不會緊張。
雖然很多在考場或運動場發揮失常的選手平常也許有著很棒的表現,但正式考試或比賽并非平常,考驗的也不僅僅是技能,還有賽前準備、臨場應變、心態氣勢等等方面。
很多人甚至我自己也說過這樣的話,我只是沒好好學、沒好好準備,不然我也能考XX大學,也能進XX公司。
這只是潛質而非實力,潛質代表一種可能性,而實力才能決定最終結果,潛質與實力之間還隔著無數次刻苦的練習和不敢松懈的態度。不管是考場、秀場、運動場還是面試,都是如此。
我并不認為只有“強大”、“精英”才是政治正確的,我接受這個世界有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并且我認為人不要逼自己太狠,要學會原諒自己。“弱”并不可恥,也不應該被批判,但“不承認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就是一種極其loser的做法了,并且這種心態下也很難進步。
意外是真是存在的,我們并不是生活在一個理想的實驗環境里,各種各樣的因素都會讓結果產生誤差。但當一個人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TA克服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一個人實力越弱,所謂的意外往往也是冥冥之中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