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算不上死忠錘粉,大多數時候只是看新聞的時候順帶看一下錘子的動向。前幾天看到老羅又要開發布會了,抱著安安靜靜聽相聲的心態,我和大老劉一起看了昨天的錘子科技新品發布會。誰知道,出事了!!
為啥看著發布會,就買了堅果Pro?
看發布會之前,對于買堅果 Pro,我是沒有任何預期的。上面提到了,我只是想安安靜靜的聽場相聲。和以往錘子科技的發布會順序相同(與其他產品發布會不同),老羅總愛上來就讓大家看新品外觀。為了為最后重新亮相鋪墊,剛開始給大家看錘子的外觀的幻燈片色彩陰暗,能看出輪廓,但看不清細節。這時候我只是覺得:「咦,好像和錘子 T1 很相似哦,我喜歡的設計。」

接下來到叨叨硬件參數的環節,我是不感興趣的。再次打動我的環節,無疑是現任產品總監朱蕭木幽默的將「退訂短信」、「模擬來電」的環節了。朱蕭木通過幽默的演示,把用戶退訂短信這個使用場景講得淋漓盡致,讓做產品經理的我深深感受到錘子在用戶體驗和需求挖掘過程中的努力和精細。
當然我要承認,「模擬來電」在其他手機上,早已經是被玩爛了的功能。不過錘子在「模擬來電」中加入方言、模擬對話、對話停頓,可以再一次告訴你——用心思考的微創新仍然能給你帶來讓你驚喜的爽點。
現在做產品,基本都是在做微創新。以現在的科技發達程度,你想推出一個一經面世就顛覆行業的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情況下的微創新還能讓你眼前一亮,真的不是下點功夫就能達到的。
這時候我已經在翻看京東是否有錘子的新品現貨了,喜人的是還真有!大老劉就瞪大了眼睛看著我“瞄準我的手腕”。她是想阻止我的,但是看著短信退訂,又看了老羅演示的「大爆炸 2.0」、「OneStep 1.5」,本來對錘子知之甚少的她,也沒太多說什么,倒說了句:「我覺得紅色好看!」
為什么沒買 T1/T2/M1,偏偏是堅果 Pro?
很多人都說買錘子 T1/T2 的人是為情懷 買單,前階段看了雙羅長談(羅永浩、羅振宇),其實消費者可能是為了情懷買單,但是老羅本身并沒有覺得認真的工匠精神是什么情懷,只是一種做事態度——「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只是認真」。
我自己真的十分喜歡 T1/T2 的工業設計,確實是一個工藝品級別的產品。但是畢竟那時候是老羅創業的頭兩年,我對他做出來手機的其他方面(系統優化、硬件性能優化)還有諸多顧慮,固然沒有剁手。事實也是,T1/T2當時也存在待機時長不足、系統優化欠佳的問題。
到去年的 M1,我們看到了錘子科技在市場盈利和追求極致工藝之前的平衡和妥協。當然,這不是老羅認輸要妥協的,是產品設計稿到執行部門之間一次次無法達到預期帶來的妥協。但是,M1 在其他方面做到了一個旗艦機型應該具有的水準。
聽到這,你覺得我應該買了——但是,我手里的主力機是 iPhone7,買一臺其他手機,定位肯定是備用機(在已經擁有一臺 iPhone7 的情況下,考慮到價格因素,我覺得還沒有一臺 Android 手機可以替代他的主力地位)。我的價格預期為1000元左右,M1還是不符合我的定位的,所以仍然沒有下手。
到了堅果 Pro,一直垂涎于獨特精致,對人性化考慮深入的錘子系統,加之老羅把旗艦機型的工業設計帶到了千元檔這個級別,我覺得這個時候下單一臺錘子手機是個不錯的時機。
前天晚上京東下單購買的堅果 Pro,昨天上午就送達了。昨晚下班回家,好好把玩了一下。總體可以說滿足你對千元機的預期,目前讓我比較遺憾的是,堅果的按鍵稍有松軟,按上去反饋不強烈(原諒我機械鍵盤用習慣了);機身震動反饋讓我不舒服(原諒我用 iPhone 的震動反饋太多了~)
昨天和朋友說下單了堅果 Pro,朋友說我「為情懷買單呀!」我說不是,其實我是這么想的:
無論是錘子手機,還是很多軟件,之于我們大抵都可算作工具。我所在的公司是做工具類產品的(i排版編輯器),我深知做產品的不易。
認真做產品,很多人用,嘴上說好,心里可是很誠實,不愛掏錢。最后好多做工具的企業都死了。我覺得能看到真正用心做事的企業,我們在能力范圍內,能支持一下就支持,不然以后都因為浮躁的社會,只做唯利是圖的事情,那真的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