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落梨花雪滿庭,記又一年清明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
1、清明由來: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后介子推不慕名利隱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后卻發現介子推背著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為清明。
2、清明節內涵:,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清明這一節氣,萬物皆潔齊、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3、清明的意義慎終追遠,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也需要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4、《西藏生死書》中說: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每一個人都在極力回避死亡話題,而孩子更在父母的刻意之下,在童年時代里永遠與死亡話題隔絕。而當我們長大以后,真正需要獨立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又顯得十分慌張不安。其實在我們一脈傳承的文化里,并非沒有給死亡留下空間,甚至用了一個特殊的日子來讓我們去直面離去,那就是清明節。
5、小時候我們對清明的印象大抵停留在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里。
6、清明單的意義不是吃飯踏青,走親訪友活著求得祖宗的保佑。而是讓我們以生者的身份面對逝者,更加理性的反觀自己的人生狀態,從而可以不斷地修正自己的生活軌跡,更是讓我們知道在有限的生命中該以什么樣子的姿態來活著,有應該如何對祖宗對后輩有一個交代。
7、當我們抑郁、焦慮、煩躁的時候;當我們為了車子、房子、票子徹夜輾轉反側睡不著覺的時候;當我們為了感情痛苦不堪的時候;當我們為了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打的雞飛狗跳,不可開交的時候;當我們覺得自己快撐不住的時候;真應該回去看看列祖列宗,在他們的墳前坐坐,敘說我們現在的狀況,也許可以得到一絲寬慰和舒心。讓自己的心可以得到片刻的安寧,不忘初心,也不忘歸途。
8、清明的意義告訴我們要去思考死亡,人的生命不過三萬天,在三萬天里,我們要去思考去想,有一天我們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現在能夠去一呼一吸,那我們又該如何去過有意義的生活呢,如何在人生的終了覺得自己沒有虛度。
9、很多人都在追問人生得意義,而真正的答案是,當一個人為自己而活的時候,他的人生永遠沒有意義。如果因你生活幸福的人越多,你的人生意義就越大。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子對于慎終和追遠的重視,是在于對死的敬畏和對過往的崇敬。
10、慎終追遠,清明的意義在于銘記,我們的祝福和思念,另一個世界的人會收到,死亡不會讓人真正的消失,遺忘才會。只要我們始終記得,愛將生生不息。一年一清明,愿時光能緩,故人不散;愿疫情早日結束,山河無恙;愿我愛的人,一路春暖花開。
END
后浪,我懂你,我也在。 后浪關心每一位后浪關心的事。后浪,一半星辰大海,一半詩和遠方,一半人間煙火。
后浪關心每一位后浪關心的事
新世代/潮力量/新消費/新形式
后浪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