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閩南茶文化盛行。閩南人以喜歡喝茶著稱。一家人平時待人處事方法不盡相同,甚至難免沒有齟齬,一旦有誰泡了一盅清茶,濃濃的茶香把一家人凝聚在一起,共同品茶議事,往往興高采烈,十足親情融融。
? ? ? ? ? 閩南人好客,首要的迎客之禮儀是泡茶。家里常備三五種茶葉的人家比較普遍。一般情況,主人會先問客人喜歡喝什么茶,然后才泡什么茶。只要有,就會拿出來與客人分享。我的交際圈里的朋友,喝茶還是安溪鐵觀音為主,兼有永春佛手茶,大紅袍,綠茶,花茶,普洱茶,嶗山茶,錫蘭茶,龍井茶……當然,也有大戶人家根據客人的身份地位,在他的心目中的份量決定泡什么茶給你喝。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坐,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拿出珍藏版據說一斤五千元的好茶來泡。無論如何,我喝不出茶好在什么地方,搜索枯腸,不能贊一詞。這位朋友頓時臉色凝重,大失所望。人家拿出很好的茶來款待我,而我卻喝不出好在哪里,我自己頓時顯得很尷尬。以后再到這位朋友家喝茶,我強烈要求泡最普通的茶就可以了。再后來,我到他家就提議不必泡茶,申請喝白開水。因為,我實在不會喝茶,而好茶是要等待懂得鑒賞的知音來細品的。
? ? ? ? 我雖然也喝了幾十年的茶,茶齡比婚齡,甚至比學齡更長。品茶之技藝卻一直沒什么長進。停留在不苦不澀就是好喝的水平,至于香味的細致入微的區分,口感的微妙變化,韻味不可言傳的奧妙,茶水顏色深淺的玄機…變化之妙,存乎一心。如此種種,我仍然比較遲鈍。
? ? ? 老家有個老鄉開茶葉店,生意紅火。茶客在他店里泡的茶相當好喝,買回家里泡,效果大打折扣。原來,用于泡茶的水,也十分關鍵。我們這里大多數人泡茶,用的是桶裝水。大家都這樣泡茶,平淡無奇。這位老板用心良苦,附近名山大川的泉水,一一盡賞。最后,在北斗山下祖厝邊大井,發現了真愛。這口井純屬天然礦泉水,水質甘洌,比別處的礦泉水更勝一籌。清晨四五點鐘,大自然沁出的滴滴泉水,涓涓匯入一井時,用水瓢一瓢瓢舀裝在桶里存儲,以備一天泡茶之用。大自然的慷慨饋贈,有心者得之。
? ? ? 泡茶的工具稱茶具,也很有講究。往大玻璃杯里,塞一大把茶葉,用燒開的自來水沖泡,這一杯喝個半天。這種喝法,乃不得已而為之。雖然看得見茶葉泡開來如同海馬一樣沉浮,但老實說不好喝,把茶葉的清香韻味糟蹋了。
? ? ? 壺,陶瓷或者金屬制成的用來盛液體,從嘴往外倒。小時候,父親就是用這種茶壺泡茶的。現在講究喝茶的人不用了。因為這種壺有把兒和嘴,泡茶時把兒和嘴吸收熱量,降低茶壺的溫度,也使茶壺的溫度失去平衡,泡不出茶葉的原味。現在時髦用茶盅泡茶,茶盅沒有把兒和嘴兒,避免溫度的損失。德化出的青花瓷茶盅,外觀很漂亮,很輕很薄。泡茶時對開水溫度的損耗很少,使得茶葉里的可溶解物質很容易就分解出來,泡出來的茶更香更釅。喝起來夠味兒。這種泡茶方法,在閩南泉州大行其道。
? ? ? 泡茶的速度也有講究。第一遍稱醒茶,一般是起到清洗茶葉的作用,不能喝的。把開水倒下去,首先把泡出的泡沫濾去,快速把這遍茶倒出來。一般茶不宜浸泡太久。浸久的茶澀味重,苦味出,不好喝。有四五人圍坐,倒茶也有講究,一次只倒半杯,依次而倒,然后再添加,美稱為關公巡城。喝的時候也有講究,先聞一聞香味,再嘬一小口!在嘴里回味,慢慢吞咽下去,細細品。三五個朋友圍在一桌,享受一杯清茶,享受一種清閑優雅的茶文化,要是再來個配樂唐詩朗誦,把聲情并茂融入香氣撲鼻的高山茶里,茶不醉人人自醉,此樂何極!幾個朋友在一起喝茶聊天,暢談古今,享受悠閑的生活,美其名曰“茶敘”。“寒夜客來茶當酒”,講述的是老朋友的情懷,欣賞的是禪詩的意境。
? ? ? 這次,同學聚會,偶然機會,從霍童老街買來了幾包寧德高山綠茶,送朋友。朋友都說物美價廉,好喝。于是,請同學幫我介紹一位寧德茶葉老板,又買了四十斤,送親朋好友,也送客戶,自己也喝。對于寧德高山綠茶,大家興致盎然,都有比較好的評價。寧德的高山茶,特點是純天然。香氣來自于完美的青山綠水,韻味來自于千年傳承的制茶工藝。清晨,早餐前,泡上一盅,釅釅沏上一杯,自斟自酌,喚醒周身的細胞。喝慣了鐵觀音的我,換了一種全新的口味,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寧德的高山茶,從此走進了我的生活,我喜歡。
? ?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桌上有茶常溫熱,便是自己好時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