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了很多的名人傳記,也看了很多成功人士的訪談。
看他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天賦,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走向成功。
我們希望能從他們身上汲取到力量或者成功的經驗。
但是,我們很少聽到某個人說,他的成功是靠運氣!
可能是因為如果說憑借運氣取得成功,有點顯得太消極了,還是因為這個答案太真實扎心了。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天賦和努力不重要。
當你付出95%的努力的時候,也許5%的運氣就是你脫穎而出,不可或缺的因素。
拿破侖曾經說過:“沒有機遇,能力就毫無意義。”
Ability is nothing without opportunity.
我們應該意識到,成功學有一門分支,叫運氣成功學。
看到聞神的爆火,看到小楊哥的成功,看到《繁華》電視劇的成功時。
你要想到一個詞,就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指的是: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命運命運,你的命里決不能缺少了運,運是改命的不二因素!
一、可以被放大的運氣。
為什么能力和教育背景相似也同樣勤奮的人,收入卻大相徑庭?而且,這種差異在最近幾十年里擴大了如此之多?幾乎沒有哪個問題能像這些問題一樣持久地吸引著經濟學家們的興趣。
越是人生早期的關鍵節點,運氣的放大作用越明顯。加拿大青少年冰球運動員選拔系統在每年12月31日這天給年齡劃線,1月出生的球員就比12月出生的更有可能獲得那份年薪3100萬美元的職業合同。
一本書是否暢銷取決于許多因素,或許最重要的是內容質量。但它們的作者可以證明,沒有運氣,很多好書永遠無法登上暢銷書榜。就像前不久趁著程前懟周鴻祎時間火起來的那本書《超越好奇》!
都說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反過來,我們如果能比別人幸運一丟丟呢?很多人都是因為一個小幸運,從此改變人生。
二、通過累計疊加的好運實現迭代。
我們都知道,一次猜硬幣對了,沒什么。那你如果十次都對了呢?那絕對是一個六合彩大樂透。
我們要知道,我們的人生就是一系列的決策。從你可以選擇開始,你選擇的第一份工作、你選擇的伴侶、你選擇的投資等等!
我們不說每一次的決策都必須正確,因為那實在太難了,沒有人能完全掌握自己的人生。
但是你要在關鍵節點處贏幾次。
那如果說你在關鍵的人生節點上,一次好運X二次好運,那疊加起來,你的人生必然會實現迭代。
比爾·蓋茨當然有天賦也有努力,可是他如果不是正好出生在個人電腦第一波浪潮時代,正好進入全美唯一一所允許學生無限制訪問具有“及時反饋”功能的計算機終端的私立學校,以及后面的一系列“正好”,個人電腦的主宰公司就不會叫“微軟”。
在足夠長的時間跨度內將足夠多此類幸運事件串聯起來,那些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就會突然變成必然要發生的了。
三、
越是高水平競爭,越要重視運氣。
我們都看過NBA,為什么大家都喜歡?因為水平高啊,而且實力都特別相近,如果是單方面的碾壓,必然索然無味。
讓我們如此激動的,可能就是比賽最后幾分鐘那一丟丟的運氣。如此的不可控,如此的跌宕起伏,如此的具有魅力。
雖然在比賽中運氣只能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但贏家幾乎永遠是所有選手中最幸運的。
現在這個社會,到處都是牛人。恰恰是因為高手太多,而機遇太少!所以成功更需要一點運氣。
當年諸葛亮借東風火燒赤壁,歸因于諸葛亮具備的牛逼的天文地理知識。
我們都知道,天有不測風云,更何況還要控制風云。
如果不是諸葛亮有那么一丟丟的運氣,那被火燒的指不定是誰了,可能歷史都要改寫。
運氣是很多領域內大多數人不愿承認的一個要素——你可以有才華、毅力、耐心,但沒有運氣,就不會有成功的事業。
天賦和努力必然我們成功路上的基石,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運氣的重要性,主動經營,選擇一個順風的賽道,去打破自己人生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