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7? D63-72
這幾頁講了訓練反思的三個方法的前兩個——從小事反思,深入突破和把生活案例化處理!
第一個方法提出人們往往覺得只有發生大事才值得記錄反思,這是對的,可生活怎么可能天天發生大事呢?所以人們會覺得無聊,成了記流水賬了,沒有意義,也就堅持不下去了!怎么辦呢?是的,那記錄生活中的小事,而且不光是記錄結果,更重要的是記錄自己的情緒和思考過程!只要這樣才會更深入內心,才會發現更有規律的東西!
第二個方法作者提到了蘭迪波什“最后的演講”和他在演講中推薦的一本書《一分鐘經理人》,講到“人之所以會改變,是因為他得到了反饋”!那我們日復一日之所以沒變,就是沒有得到正確而及時的反饋!所以我們要不斷反思,內省,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百度也搜索了蘭迪最后的演講,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他的母校做的最后一課,除了死亡更多的是正直善良兒時的夢想等分享。最后他比醫院通知的多活了半年)
查理芒格的案例,自己想的是公司為了維護名譽既然花錢替跟自己沒半點聯系只是名字一樣的公司出錢做質量管理!有點荒唐,可查理卻提到一個規律的東西——如果你給某個公司或者某個人一個他能夠保護的名譽,這本身就是激勵機制!看來,所以抗戰時候有“尖刀連”“英雄連”,公司有流動小紅旗,這就是名譽的力量!很生活的一個事情卻藏有如此大道理!
所以我們生活每天經歷的事情也藏有啟發的案例,關鍵是我們必須有能力解讀它!選出案例分析受到啟發,這本身也是鍛煉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