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麥當勞,也許在大家眼中和可口可樂、必勝客、肯德基一樣,在大家眼中是城會玩的代表,經常會有各種結合包裝的好玩的社會化營銷。但其實麥當勞誕生的六十年來,包裝風格幾經變換,也并不是從一開始就得到人們的認同,從中也能感受到時代的變遷。
McDonald's from 1960~1980:充斥了不環保、不合理的設計
上世紀60年代的萬圣節包裝袋。此時的麥當勞吉祥物并非我們熟悉的羅納德·麥當勞,而是巫師身邊的這個小朋友阿爾奇·麥當勞,最初被稱為斯皮德。
這是麥當勞環保意識最差的時期,大部分食物都是用泡沫盒包裝。
80年代的咖啡杯,杯蓋設計的非常簡陋,顯然沒有今天的合理。
麥當勞還曾經推出過筷子,為什么?這么早就開始打中國市場的主意了?
是為了吃麥樂雞(McNuggets)啦!麥樂雞可是從那時一推出開始就大受歡迎吶。
McDonald's from 1980~2000:更環保、更有辨識度,可以用30年的經典設計
1985年的薯條包裝,憑著鮮明的色彩特征深入人心。
這款派的設計,也許是麥當勞唯一一個從產品誕生開始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的包裝。
包裝上為啥會有兩個孔呢?
首先是為了透氣,高溫產生的水蒸氣會破壞派的酥脆口感。
其次,將內部的派的部分提取到外層的設計中,成為整體設計中的一個元素,讓你第一眼就對它望眼欲穿念念不忘。
這個系列的包裝太經典,以至于直到今天依然能在一些門店看見(滿滿的都是青春的回憶有沒有)。
McDonald's from 2000~2015:小清新路線,層出不窮的創意外賣包裝
新世紀的麥記,也許是為了強行掛上健康的理念,在包裝風格上也開始走向了小清新,也有很多非常貼心的人性化設計,一些包裝上甚至會標有食物的營養信息。
不過隨著懶人經濟的發展,麥當勞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進入新世紀后創意層出不窮的花式外賣包裝。
下面請看其中最優秀的四位:
考慮到了包裝的整合、把薯條、漢堡、飲料三合一。但木板似乎難以承受飲料的重量、飲料放置架顯得多余。
手提讓攜帶更方便,又美觀時尚,漢堡&薯條各得其位。但缺點是開放式設計,忽略了衛生問題。
McBike
專為騎行用戶設計,美觀度極高,顏色美美噠。
BagTray
增加了底部餐盤硬度防止食物變形、添加撕開環節釋放消費者心中的小野獸并解決了以往只能拎著袋子掏著吃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