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突然感覺自己很迷茫,很無知!想要多看點書增加自己的知識面!但拿起書來,又發現不知如何看起,這是怎么一回事?
或者逼著自己去看,可是看著看著就覺得無趣了。
感謝組織,每一次都有讓我驚喜的地方。正在迷茫愁脹時,看到這篇《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心情闊然開朗,原來讀書的方法很重要。
9月6號分享的建立和完善閱讀清單的好辦法,今天就有如何通過筆記來管理讀書生活,養成隨時記錄心得體會的習慣。叫我如何不愛呢?
1.通覽? 第一遍通覽全文,對全書有大概的印象 。
2.筆記閱讀法? 對于感興趣的地方,仔細閱讀,對不敢興趣的地方以筆記代閱讀 并且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對所參照的筆記有所增刪。 形成個人讀書筆記。
3.知識只有經過研究才能進入大腦。當我們完成初步閱讀任務后,會出現一些薄弱地帶。包括:模糊的概念、概念之間的關系等 因此,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提取出重難點的「關鍵詞」、「關鍵概念」,進一步研讀。
4.研讀 主要有三個方向: 深度拓展:知識的背景探究。缺點是需要很多探索,但它可能是牢牢鎖定知識的最佳方法。 橫向拓展:需要在知識周圍建立聯系,通常意味著你要建立模型,在模型與原知識之間建立聯系。 縱向拓展:運用得當,其速度要比深度拓展中探究知識的背景快得多。
5.當然,你在研讀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理解困難的現象,因為研究的東西本身難度就增加了。
6.理解不好的表現如下:
7.你雖然在讀書,但是不知道作者到底說的是什么。
8.筆記記得很清晰,完美,但是你卻不明白什么意思。
9.要明白字面上的意思并不需要什么魔法,我的建議是如果理解有困難,不如尋找寫得更好,解釋更清楚的材料閱讀,而高級技術如比喻法或內在化只有在基本的理解(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搞清楚了)達到后才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