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中,皮婭一家為了能夠通過學校的家訪,從豪宅住到了一個貧民窟中,電影的宣傳照就是兩個階段裝束和精神狀態的對比。比較引入注目的就是父母和孩子表情的對比了,在貧窮模式下,父母兩個人均體驗了生活的艱辛,臉上一副喪氣樣,但是小孩子的表情則是開懷大笑。在富有模式下,父母二人均露出了高傲的笑容,但是穿著體面的小孩則表情漠然。
小孩子的表情值得好好體會,當然不是因為小孩喜歡貧窮,從電影里也可以看出,雖然身處貧民窟,但是父母也舍不得皮婭吃苦,偷偷地買一些好吃的給皮婭解饞,唯一的床讓皮婭睡,唯一的蚊帳給皮婭遮。皮婭的笑容來自于和同伴交流中真心的歡樂,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沒有父母門第的比較,沒有家里貧富的差距,大家真心相待。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生活是快樂的,你也承認。但是這樣的伙伴給不了你孩子任何東西啊,你希望孩子不僅有快樂,最重要是學習。
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在一個菜場小學,或者說是普通的學校會怎么樣?
1.更平等的交流
在普通學校,通常不會有太多達官顯貴,大部分的孩子都出自于普通的人家。去掉了家庭背景的差異,孩子很可能會覺得大家都差不多,沒有特別多能比較的,大家都比較平等。
有人會說,在“貴族”學校大家都很富,不也很平等嗎?這是不太可能的。只要是富有的階層,就總有區分,區長、市長這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都是高官,但如果他們在一起的話,層級差別還是蠻明顯的。只有平頭百姓和平頭百姓之間的差異才會比較不明顯。
2.更多的表現機會
我們學校曾經有個高中生,據說中考發揮略失常,進了我們學校。她本人一開始是有點遺憾的,但是后來卻發現是意外的幸運。她原來的學校還不錯,牛人挺多的,她一直是屬于默默無聞的。雖然說自己覺得自己有點小能力,但是因為缺乏鍛煉,所以一直沒有發揮出來。到了我們學校之后,她立即變得顯眼了,大活動,小活動參與了一大堆,一直受到正向反饋。能力得到極大培養,自信心也重新建立。高三那年,春考成績雖然不錯,進入面試,但是在面試的入選者中,她的成績不算高的。結果她面試時的自信與談吐,徹底征服評委,順利擠掉了許多分數比她高的人,提前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3.更容易全面發展
在一些以教學質量出名的學校中,很小就開始抓考試、抓成績,學生普遍成績比較好。但如果你只看到學業成績好,那就太天真了。他背后還有個學業成本的問題。你為了這個學業成績投入了多少時間和精力。普通學校大部分都是成本一般,成績也一般的學校。我們之前就討論過,只要保護住孩子的好奇心及自信心,這樣的學業差距是可以彌補的。
我的親身經歷,我從一所普通初中考入一所重點高中。第一年的時候覺得自己與別人差距很大,由此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前兩年本應美好的高中生活過得黯淡無光(另外一名考進市重點的同學也有此遭遇)。幸好高三重新分班了,我調整了自己,成績慢慢上去了,人也漸漸開朗,最終高考時我是以班級成績第一名的身份畢業的。到了高中,這些知識的差距都可以彌補,在幼兒園、小學階段你擔心什么呢?但是這些都必須有自信心的加持。因為我的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我一直是在普通學校就讀,我覺得自己還是屬于中上游的,所以我對自己還比較有信心。如果我從小在這種尖子堆里,那估計自信心加持就危險了。
說回全面發展。正因為學習成本不高,孩子會更有精力去參與各種活動。這里我負責任地說,上海的任何一所普通公辦學校都是認真辦學的,活動還是很多的。孩子在參與這些活動時,更投入,也能更全面地發展自己。
4. 政策原因
大家都知道從這屆六年級開始,有c中考政治改革。其中明確規定了,以后重點高中的名額分配會更多的給到不擇生源的學校。這是在保護公辦學校,同時也促進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后的趨勢可能就是中考以名額分配為主,自己考的比例降低。那么你的孩子干嘛要跟大家去拼鋼絲索呢?不如省點事,安安心心享受政策紅利。
所以到底如何擇校,別再相信挑學習伙伴這樣的謬論。關鍵還是得看你孩子本身的資質、你的家庭背景以及你想培養TA的方面。如果覺得自信這類品質較為重要的,那么慎重選擇擇生源的學校。
另外,最最最重要的一點,你覺得孩子長成什么樣的人,真的是全靠學校教育的嗎?
我區一學校,因抱上了著名學校的大腿,成了某學校附中,生源立馬得到了改善。這個學校在不更換學校領導班子及教師的前提下,學業成績從墊底躍居前列。
所以,學校教育對整體學生學習水平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