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這本書開始看的時候,讓我覺得很意外,一是因為本來覺得這應該是一本輕松浪漫的小說,但是之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本描寫人性的書;而是因為我以前很少看以第一人稱寫的書,最近卻連續(xù)看了兩本,上一本是《了不起的蓋茨比》,緊接著就看了本書,但是這兩本書又有不同之處,《蓋茨比》是以參與者的角度來寫的,而本書更像是一個旁觀者來寫故事。
讀完本書,我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感受:一是佩服思特里克蘭德那種可以為了自己理想的崇高精神,他可以為了藝術而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和美滿的家庭,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和生活的窘迫,甚至是疾病的折磨,只要能畫畫把自己的所想畫出來,那其他對他來說都是無所謂。我覺得這是一種精神的高度,是一種超脫與世俗的追求。但是同時,我的第二種感受也非常強烈,那就是一個人不管有多么天才,有多么成功,但是如果丟掉了人性,都只能是一個殘缺不全的人,思特里克蘭德先拋棄妻子,又奪朋友之妻,對別人漠不關心,只能讓他永遠處于艱難之中,最后在疾病的折磨中死去,雖然他本人也許并不在意這些折磨,但是這么折磨必然在不斷的摧殘著他的精神和身體。
另外,書中的三個故事也讓我感受到了不同的人性。
一是思特里克蘭德和他原配的故事。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殘酷無情的人,怎么就能夠做出拋妻棄子的事,但是讓我感受更深的卻是思特里克蘭德太太在想挽回他卻沒有成功之后那種情況,她最傷心的不是因為他失去了丈夫,而是失去丈夫會對她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響,以及她將不得不自己養(yǎng)活自己和孩子的事實,特別是她對作者說的那一段“要是別人和你說他是與一個女人私奔的話,你默認就行了,不要辯駁”,以及后來傳說“思特里克蘭德是和一個法國的女舞蹈家私奔”的“事實”(我認為這個說法應該是思特里克蘭德自己宣揚出去的),還有書的結尾提到“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記了她那段不光彩的歷史。她曾經(jīng)和其他女人一樣,認為一個正經(jīng)的女人就是應該依靠別人而活。后來,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自己養(yǎng)活自己。”充分提現(xiàn)了思特里克蘭德太太那種小小的勢利和小小的虛榮。
二是思特里克蘭德、施特略夫、勃朗什三人的故事。施特略夫是一個追求藝術,追求真愛的人,但同時又是一個膽小的人。他對思特里克蘭德的關心和幫助,是一種對藝術追求以及優(yōu)秀藝術家的崇拜與維護;他對勃朗什的感情與縱容則是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追求;但是他放任勃朗什與思特里克蘭德在一起最后導致勃朗什死亡,我覺得是他性格中的優(yōu)柔寡斷與膽小怕事。而對于勃朗什,她是因為自己的性格導致了最后的悲劇,個人覺得她應該是一個欲望很強,容易放縱自己的人。她與曾經(jīng)擔任家庭教師的貴族家中的少爺發(fā)生關系而懷孕,又被思特里克蘭德的肉欲所吸引,所以導致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悲劇。另外她因為懷孕嫁施特略夫,后來又因報復心里離開施特略夫,也說明她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三是思特里克蘭德與愛塔的故事。在我看來,這應該算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思特里克蘭德專心創(chuàng)作,愛塔則維持好生計,從來不打擾思特里克蘭德,兩人生兒育女,算是一個美好的家庭。這也說明了思特里克蘭德并不排斥一個家庭,以及一起生活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當時又為什么毅然決然的離開原來的家庭,我想并不是完全為了追求藝術,會不會是因為思特里克蘭德的某些性格或者行為讓他無法接受,比如經(jīng)常邀請一些藝術家到家里聚會,或者像書里說的那樣,那里并不是他靈魂的歸處。而愛塔,我并不是很明白他因為什么喜歡上思特里克蘭德,但是她的那種付出和對思特里克蘭德的真情,卻毋庸置疑。
總的來說,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其實并不是那么的吸引人,但是卻很耐讀,不虧是常年占據(jù)必讀榜和棄讀榜前十名的書,其實剛開始讀了幾章(微信讀書的分章)之后,非常不適應,也有放棄的想法,但是最后還是堅持讀完了,感覺個人水平有限,并不能很好的欣賞與評價這本高分作品,僅限于以上這些個人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