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架是南極特有的景觀。
一、什么是冰架
冰架又稱冰棚,是指大陸冰川向海洋中的延伸部分,即與大陸冰川相連的海上的大面積的固定浮冰。
二、冰架的形成
南極冰蓋總體積達2450萬立方千米,這個巨大的冰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以每年1到30米的速度,從內陸高原向沿海地區滑動,形成了幾千條冰川。越接近大陸的邊緣,冰厚變得越薄,并伸向海洋,海冰浮在水面上,形成了寬廣的冰架。
大陸冰川從山脈流來,在冰架后部施壓,增加冰架的體積。冰架底部極冷的海水不斷凍結,增加冰架的厚度。通過降雪、陸緣冰與海冰的綜合作用,日積月累之下,一個神奇的冰架就這樣誕生了。
三、冰架和冰山
冰架像巨大的冰筏,能以每年300到760米的速度向海洋伸展。
夏季冰架外緣與南極表層溫暖的水接觸處,消融成水,并在風、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斷裂,當大塊的冰從冰架脫離,形成巨大的冰山。
在南極周圍的海洋中,漂浮著數以萬計的冰山。目前,已經發現的最大的冰山面積為3.1萬平方千米,其面積超過比利時。
據估算,每年從南極冰蓋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億噸,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占了84%。可見,南極冰架是南極洋上冰山的主要來源。
南極冰架面積達140萬平方公里,占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0%,
四、冰架的消融
2002年5月13日美國科學家說,有一座巨大的冰山從羅斯冰架脫落,使南極洲冰雪大陸面積縮小到了1911年所勘探出的水平。
2010年1月12到13日美國宇航局拍攝到了菲爾希納冰架消融的景象。在短短的24小時之內,一片比美國羅得島州(3144平方千米)的面積還要大的海冰,迅速脫離了菲爾希納冰架,并解體為成許多粉碎的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