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孩子們不吃米粥。我比較隨意,有什么吃什么。倪先生一根筋,清早必煮米粥,哪怕家里只有腐乳和大頭菜,他照樣吃得很滿足。
光喝稀薄的米粥,不到中午就腹中空空。此時,傳統(tǒng)的糕點大派用場。
姐妹自己做的赤豆木梳糕。
朋友家喬遷新居,親友送的紅糖米糕,給我們一鎮(zhèn),9大塊,軟糯香甜。
春天做的麥芽塌餅,存冰箱。旻旻和孩子們回來,取出解凍,油鍋里煎煮,味道依舊香甜。
小姑子做的大肉包。
市售的小籠包。
傳統(tǒng)糕點,與地域有關(guān),吃的是某種情結(jié)。
孩子們的早餐,以西式點心為主。面包加香腸和芝士,烤著吃。
旻旻做的戚風蛋糕,邊角料切成塊,就著鮮牛奶或酸奶,還有水果,吃得歡快。
油煎的肉腸,夾在面包里。沒有生菜和黃瓜,西紅柿代替。
午餐大都是各種面條,雞湯面、牛肉面抑或是西紅柿雞蛋面。
星期四,KFC有特價,旻旻網(wǎng)上訂購了雞塊和蛋撻。午餐就是它們了。
這階段的羅氏沼蝦最是肥美,我念叨了幾遍,倪先生終于買回。餐桌上的這盆蝦,色彩油亮,很是誘人。美中不足的,竟是沒有剪去須腳。
河蝦還是要買的,這種小蝦60元一斤,給孩子們剝蝦仁。據(jù)說大一點的抱籽蝦,220元一斤,還買不到。
旻旻愛吃河蝦,錚錚晨晨也是,必須滿足。
偶爾換換花樣,買黑虎蝦。相比河蝦,60元一斤的黑虎蝦不算貴。
熟醉蟹是雅庭姐做的,送來與我們分享。非常感謝!
一家人都很嫌棄死咸、腥味濃的生醉蟹,就愛這種甜蜜可口的熟醉蟹。倪先生佐酒,味道好得沒話說。
魚蝦,魚蝦,魚和蝦互成餐桌上的一道風景。
買魚,挑少刺的桂魚,紅燒,撒一把新鮮的毛豆子。這菜,色香味俱全,極受孩子們喜歡。
現(xiàn)殺、當場批下來的黑魚片,沒有一根刺,80元一斤,價格偏貴,但無一點浪費,剩下的咸菜和湯汁還可以下面條。
日常餐飲雖以魚蝦為主,但肉也要吃的,平衡飲食嘛。
腱子肉,切片,煮一鍋酸菜牛肉湯。
西門菜場的凌記白斬雞成了網(wǎng)紅,倪先生買的另一款鹽水雞,口味也不錯。
黑豬肉,價格稍貴,但貴得不無道理,至少不會吃剩,湯都沒有浪費。
我家的餐桌上,很少出現(xiàn)海鮮。愛吃海鮮的倪先生尿酸高,盡量控制高嘌呤食物;我有慢性蕁麻疹,基本不碰海鮮;近階段的旻旻也有過敏現(xiàn)象,癥狀與我極為相似。
水鄉(xiāng)人,以水產(chǎn)品為主。
蔬菜,本著時令和孩子們喜歡的原則購買。
醋溜蓮藕片,時令又開胃。
錚錚不愛吃蔬菜,唯獨芹菜和西藍花。
母親給的“羊眼豆”,豆瓣醬紅燒,吃光,晨晨意猶未盡,問這是什么豆?告訴她,本地人叫羊眼豆,因為剝出來的豆仁像羊眼睛。實則叫眉豆,外形彎彎,如眉毛。
本地人俗稱的地蒲,也叫葫蘆,盛期產(chǎn)量高,母親一下子送來4個。切絲清炒,切塊紅燒,還有加淀粉的面拖扎膩。一種蔬菜,多種吃法。
盛夏水果品種多。
旻旻網(wǎng)購的桃子,用冰糖熬成桃子露,冷卻后存冰箱。類似于以前的水果罐頭。當然,沒加防腐劑的水果制品,味道更鮮靈。
葡萄,晨晨愛吃晴王,旻旻喜歡巨峰。同時買,滿足母女倆的需求。
倪先生買的水蜜桃,我直覺不是正宗的陽山貨,雖然也是汁多甜蜜,但桃肉偏紅。印象里,正宗的無錫陽山水蜜桃是透明的玉白色,稍帶一點點淡粉紅。
難道是新品種?
老同學(xué)阿紅送來黃桃和蜜瓜。甜蜜的饋贈,幸福享受。感恩!
夏末初秋,月餅悄悄上市。
肉月餅是時鮮貨,最好熱吃。
舒庭送的內(nèi)蒙古月餅,印著蘇子字樣,餡料也如傳統(tǒng)的椒鹽、百果,若外面一層換成酥皮,豈不就是蘇式月餅?
月餅上市,感覺中秋也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