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月四號放假回到家,想想自己在學校是想著到家就要改頭換面重新開始,那么今天已經是周一了,上周做的到底怎么樣呢?
其實我早就應該想到自己還是會為不去做事情找借口。在2016年年末,也就是將要跨向17年這一天晚上,我為自己做了好多計劃,然后想著,恩,從明天開始我就要努力了,結果呢,然并卵。我實在是太過于高估自己了,以為自己看了基本書,讀了幾篇文章就能夠戰勝自身的惰性,太天真了。總是以無限的精力去幻想,最終以滿腹的自責收場,這就是我這些年來的行為模式。
但是你真的做不到嗎?肯定不是,這個世界上可能是有一些人本身自控能力很強,他們如果意識到這方面的優勢,繼續擴展,那么這個優勢肯定是會繼續擴展下去。但是對于但多數人來說,這其實也是一個可以習得的技能。至少對我來說,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到2017年初這一段時間,我的自制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我更能夠在嘈雜的環境里能都讀進去書籍,在處理學習上的事情是更加積極,不會再一直向后拖。而且我不知不覺已經跑步將近兩年時間。。。。。。
這些事情我在之前的十幾年時間里做的一點都不好,因為我的自控力不行,而且關鍵是我從來不知道是我的自控力不行。或許這個表述其實不算合理,那就換一個詞——剛需。剛需就是你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去做的事情,一旦培養或發現了這種剛需,是根本停不下來的。最終要的是要去明確,找到正確的剛需,而不是假剛需,所謂假剛需比如說每天不停刷朋友圈,看各種八卦論壇。等等之類,錯誤的剛需范圍很大,但與之相對正確的剛需范圍也是相當大,只要你認為你現在做的事情是能夠幫助自己更好的成長,那么這就是值得發展的剛需。
上面說了這么多,說明我在這半年來是學到了不少的知識u,但是知識學到了而不去運用,那么它們就是無用的知識,如果將它們置于無用知識的地位,簡直就是浪費生命。當然,很多知識在現階段看起來是沒有什么用處的,但是這部代表就不用去學。我所說的無用知識是說,我們現在這個階段要用到所學的知識,但是自己就只是讓它們當做一種理論深埋大腦之中,那么他們就是一種無用的知識。
首先呢,我利用現在學到的剛需的知識找到了我要培養下去的剛需。
閱讀
閱讀應該是我為數不多愛好里面一直做到現在的唯一一件事,我曾經在兩年前放棄了我熱愛了六年的籃球。在我看來,或者說大家看來這應該是一件最為正確的事情了吧,既然是最為正確的事情,那么就要用這一生去做。用一生去做也要經過一年一年時間的這樣一個過程,那么今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讀書目標——100本。很多人看到這樣一個數據應該是覺得不太可能,但對我來說還是很有可能,我在這九天時間里已經讀了三本書了。也就是三天一本,那么這樣算的話,這一年100本是完全可以完成。
還有我之所以有這么大的信心,是因為我還是大三的學生,作為一個學生如果在說沒時間那就真的是說不過去了。
但是讀書可不能簡單的就是將自己沉浸在文字中,那就真的只是字閱讀文字。閱讀其實最為注重的是理解,閱讀本身并沒有太大價值,真正的價值是閱讀觸發產生的思考。所以,看一本書,我自己也不要求自己寫出幾萬字的筆記或則讀后感,但是一定要能夠有所思考,然后將這些思考寫下來,哪怕是一句話也行。但是就我的經驗來看,一旦開始寫,那么一定不會是簡單的一句話。
還有就是讀書的題材不限,反正在我看來讀書越雜越好。
運動
幾天前看了一部電影《處子之山》,看后整個襠部為之一震,心想還好我體型正常。電影里的男主福斯完全就是一個全能選暖男,但是就是因為太胖了而被整個社會嫌棄,從電影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老處男。當然最終破了處,但是還是因為外部原因被女友無情拋棄,生活最終又回歸孤獨。
說上面那個例子并不是在說我歧視胖子或什么,而是想說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長的好看的就是有各種福利。而對于我這種長相已經拉全國人民后腿的人來說,既然沒有好看的顏,最起碼要有一個能夠看得過去的身體吧。想想電影里的福斯,那樣一個全能型暖男都要默默忍受孤獨,我真的不認為自己是有很大的魅力啊。
好在我已經堅持跑步兩年,這已經成為了我的一種生活習慣,但是自己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以練一下腹肌等等。不行,不能這樣想,一旦這樣想,這項計劃又要被擱淺,因為我的惰性基因還在我身體里面固有,一定要具體到確定的項目。一周至少進行三次腹肌練習,三次俯臥撐。這樣就好了很多,讓人能夠想要繼續進行下去。
但是河南的霧霾啊,氣人。
寫作
算算我開始在《簡書》上面寫作大概也有半年之久了吧,但是一直寫的不算好,其實應該說很不好。但是自己也就想著只是簡單寫一寫,所以不僅沒有認真逼自己去構思,而且給自己定下的每天寫作任務也都沒有好好完成。
寫了半年還是有一定的體會,現在寫出來,在檢視一下。
耐心。首先寫作和跑步一樣,并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像跑步一樣,別人可能能夠跑馬拉松甚至能夠參加鐵人三項,而你跑一百米就氣喘吁吁。這關鍵是因為你之前并沒有進行大量的體育鍛煉,想要在算時間內達到很高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我看來,那些寫作很好之人,都是經過大量的寫作練習,隨著時間的積累在逐漸寫的很好。這半年的寫作是在不能算作很長,而且期間有很長時間是沒有好好去寫。
素材。自己這半年來寫作的第二個不足就是總是感覺沒有什么好的題材。為什么沒有好的題材,其一是對生活的觀察思考不足,不然生活處處俯拾皆文章。其二是因為就沒有看過幾本書,輸入太欠缺,導致輸出時候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輸出。我很喜歡看文藝電影,有時候鏡頭時關于作家時,很多鏡頭會給到他住的地方的書,幾乎是占據半個房間。我猜想他很可能是沒有完全看完,但是一件很重要的結論是可以得出來的,那就是只有大量大量大量的輸入,才能夠有所輸出。所以現在想想給自己定的100本書是不是有點少了?
很多人會問一些寫文章很好之人,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文章,得到的回答大都是,內心有想要表達的情感,總不能是無病呻吟吧,最重要的就是現在就開始去寫。
今年呢,我也要給自己定下一個寫作計劃了,我不求自己的文章能夠寫的有多好多好,那都是后話,現在要做的就是制定可行計劃,然后踐行。
每天寫夠30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多篇,不一定是要多篇。寫的文章最好是可以發布出來,當然有些文章是私密性的話也可以。每周在微信公眾號上面發布至少三篇文章。
英語
想了半天才想到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差點忘記,罪過啊。
英語這個玩意學了將近也快十年,但是大學了四級考了兩次沒有過,摧毀人生價值觀啊。這一年無論如何不能在這樣下去了,因為英語不在是學,而是開始用。
今年寒假帶回家的書里面有兩本語法書,一本語法練習冊,這是一定搞完的,不能打一點折扣。還有一本英文原著《HOW TO READ A BOOK》這本書也是一定要讀完了,已經快三個月了還沒有讀完,這完全不是要血洗前恥的態度啊。微信公眾號的清晨朗讀會也要開始每天操練起來。接下來就是每天用英語進行書寫,要用英語二不用其去寫作,完全就是耍流氓啊。
反正就是要開始用英語了,每天四個小時時間,讓自己沉浸在英語世界里。(看英文電影當然也算)
電影
開始大量觀影是從大一下半學期。在之前我看過的電影實在是太少了,我能記起的也就是周星馳、成龍、李連杰、林正英他們主演的一系列電影,以至于高三時候清華大學交流生來我們學校交流經驗時,其中有人問我們班上有沒有人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竟然沒有一人看過,當然我不知為何滿臉通紅,好像沒看過這部電影只有我一個人。
來到大學后,舍友其實是我的電影啟蒙導師。每次看見他們討論電影,自己卻都沒有看過,感覺好難受,于是在我大一下半學期有了電腦后開始瘋狂看電影之旅。
開始之時可能真的只是為了和他們有話可聊,但是真正認真去看那些好的電影時,我看電影首先是從百度上找,很多人會總結人生必看的50部經典電影等等之類。我這個小白也不知道好壞,先看唄。想想其實也真的很感激他們,因為我的觀影質量一開始就很高,而那些也確實是好電影。這樣就會有一個良性循環,就像天天吸著干凈的空氣,一旦去吸不干凈的空氣時就會感覺不適。所以我每次看到爛片幾乎是看幾分鐘就能感覺出來,當然也還是看了不少爛片。
如果沒有看過這么多好的電影,看的都是爛片,那么不看電影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這么多好的電影之后,如果有人要讓我從此不再看電影,那么我肯定整個人生會失去一半的樂趣。因為電影給我太多太多。我在電影中看到了我從未想象的出來的生活,感受到這世界無線豐富的思想,甚至是有一種體會到百樣不同的人生。換句話來說就是這些電影,讓我情感更豐富,更能夠包容不同的思想,讓我慢慢敢于做自己,讓我知道戰爭的殘酷,讓我知道愛情的美好,讓我明白死亡的意義,也讓我們懂得生命該有的模樣。他讓我更能夠成為我自己,讓我不斷能夠向內探究,我究竟該成為一個怎樣的我。
透過屏幕,穿過電影般的人生,生命原來是可以這樣美麗的。
今年呢,決定看200部電影,最近就算看了20部吧。15部電視劇。
看完之后,一定要寫出自己最為直觀的感受。180部,至少要寫出80篇影評。一些好的句子當然也要記下來。
編程以及ps、ppt、Excel、word
這種技能是一定要能夠熟練應用的,作為一個馬上要畢業照工作之人,這些基本的技能不會是很尷尬的啊。
編程呢,是一種多維度競爭的能力,現在也應該成為一種剛需了。
寫著寫著就不僅僅是在家一周的總結了,后半部分就成了對自己的規劃,這樣也挺好,能夠在大腦中清醒形成這樣的認識是去行動的第一步。好了說了這么多,最為關鍵的還是要踐行。2018年很快便會到來,那時候你是會對著這份總結笑還是哭笑不得呢?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