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陪孩子寫作業,或許每個父母都有一大堆要吐槽的。網上也有各種各樣的段子,氣到血壓高的,心梗的,搞得家里雞犬不寧,只是因為有一個需要輔導作業的孩子。
上一秒還是親媽,下一秒就成了后媽,吼到腦袋疼,孩子還是無動于衷,磨磨蹭蹭,寫字潦草,敷衍拖延,哭哭啼啼.......你有十八般兵器,他就有十八般武藝。哪怕夫妻輪流上陣,估計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最后,不得不敗下陣來,愛咋咋地吧,還是命重要,作業就順其自然吧......
不過,自己生的孩子,還得自己養,養不好心里也愧疚,雖然想開了不少,但還是不死心,怎么陪伴孩子寫作業才好呢?一起看看北京的優秀老師王莉提供給我們的幾個技巧。
她在《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這本書里,提到了陪伴孩子寫作業的六大技巧:
1、用你的閱讀陪伴孩子寫作業
你平時都是怎么陪孩子寫作業的?是孩子在寫作業,你就在旁邊看著嗎?還是他寫作業,你該干嘛干嘛,做家務,看手機,打游戲?
有一次,菲比問我:“媽媽,為什么我還得寫作業,你跟爸爸就不用寫作業?”
我只能說,這是你的任務,媽媽小時候也寫作業,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工作,工作就是我的作業。
可是孩子不明白,在她眼里,只有跟她一樣得寫字,得讀書,這才叫作業,其他的她都認為是玩。
所以,王莉老師在這里提到的,用閱讀來陪伴作業,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也安安靜靜地看書,做筆記,而且是用筆,而不是用電腦或者是手機,這樣,營造一種自習室的感覺,大家都在學習,有氛圍,有動力。
2、坦然接受孩子的“不會”。
通常,我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會發飆,除了孩子磨蹭不好好寫外,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
一次,菲比做數學題,有一道題讀不明白,不會做。讓她再讀一次題,讀完還是說,不明白說的是讓干啥,再讀,還是不明白,其實給了許多數字,讓挑出來列一些加起來小于100的算式。又讀了幾遍,又給她解釋了幾遍還是不明白,于是自己就忍不住了.......
確實,勸別人的時候很容易,可是到自己的時候,還是很難控制好情緒。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要接受,蹲下來看孩子,在你眼里很簡單的問題,可能在孩子眼里卻是非常難以理解的,要允許孩子有不會的題,多問問孩子是怎么想的,引導他們學會思考,實在不會的,還是交給專業的老師去,或者是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3、教會孩子解題思維而不是追求正確結果
就像上文提到的,菲比做數學題,一遍遍不懂的時候,我最想做的就是,直接告訴她答案算了。而且很多時候也確實這樣干了。其實主要還是要引導孩子自己理解,自己思考。
后來,還是在寶爸的引導下,讓她又讀了五六遍題目,慢慢才明白,最后,自己把題做完了,結果還有一個算式是錯的,又用了很長時間讓她思考錯在了哪里,最后改正。這個過程幾乎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也就弄懂了一道題。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太著急,太想讓他們一下子就把這道題弄會了,可是以后遇到了同類的題,是不是就懂了呢?如何耐心引導他們學會思考,觸類旁通,歸納總結,比知道一道題的答案要重要很多。
4、不要讓“陪伴強迫癥”擠壓孩子的獨立空間
書里提到了一個小志的例子,小志的媽媽是一個非常負責又認真的人,每天回家,會給小志安排很多任務。先把孩子接到單位學習,到下班高峰期過了再回家,回家后就洗漱睡覺了。每天放學后的學習時間基本都要在三個小時以上。
但是,到了三年級以后,孩子就開始反叛,他不愿意完成媽媽布置的任務,也想多玩一會兒,看一些動畫片。可是媽媽也覺得委屈,覺得自己把時間都給了小志,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
其實,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終將還是要遠離,我們在低年級做的一切陪伴,都是為了高年級以后讓他們學會獨立,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獨立安排自己的時間,學會負責與自律,也在此基礎上體會自由。
所以,作業要根據孩子的實際,適可而止,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還是要留給孩子玩耍,游戲,畢竟,最美好的童年就這幾年,玩耍才是最美好的回憶。
5、做一個“先為自己帶上氧氣面罩”的父母
就像坐飛機時的安全提示,父母要先戴上氧氣面罩,再為孩子戴上。也就是說,父母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有精力和能力照顧好孩子。
如果哪天下班后你特別累,就不要陪孩子寫作業了,可以告訴孩子,今天我很累,需要休息,你可以獨立完成作業。過后可以適當地鼓勵和表揚孩子。
人在累或者心情煩躁的時候,還要陪著孩子寫作業,就等于在孩子身邊放了個定時炸彈,只會讓心情更糟糕。所以,我們不必強求自己,也不要不相信孩子,適當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也會發現,自己長大了,能夠獨立完成許多事情。
6、為孩子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安靜的學習環境,排除一切干擾因素,確實也是保障精力集中,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就像我們工作時,如果要寫一篇報告,一會兒一個電話,一會兒又有人來找,一會兒又有了別的急事需要馬上處理,那這篇報告是不可能高效完成的。
所以對孩子來說,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就顯得很有必要了。如果你在旁邊的話,最好手機靜音,營造一個專門的用來學習的場所,盡量保持安靜。再加上一起學習的氛圍,也有利于大腦更好地運轉與思考。
王莉老師提到的這6個陪伴孩子的技巧,或許我們平時也會使用,或許我們還有許多欠缺的做的不太到位的地方。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模樣,是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也是最容易模仿的。所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既提升了自己,也為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
于是,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她也為我布置了許多作業,抄古詩,抄字謎。她畫畫的時候,我也在畫畫,還可以互相點評,互相幫忙。
或許,這對于我們母女,都是一種修煉。愿我們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能夠少一些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