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馬拉松——費城馬拉松。
六個多月前,當我完成第一個馬拉松時,曾經仰天長嘯:“我再也不要跑馬拉松了!”
的確,如果你嘗試過那種在身體極限時,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你一定不想再來一次。
當你跑到了35公里,烈日當頭,腳底已經起泡,肌肉快要抽筋時,你會懷疑自己,你到底在做什么。
就好像這次,經我鼓勵來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朋友,跑完見我第一句話就是:“活著真好。”
可是,當生活趨于平靜,缺乏挑戰之時,我毅然決然地報名了第二次馬拉松。
因為我知道,這次會不一樣。
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肉體上和精神上都不是。
沒有什么是能在精神上摧毀你的
跑完馬拉松后的幾個月,我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信心。
當你碰到一切挫折、沮喪、困難、不安、焦慮、疑惑等等情緒時,你會發現,這些和跑馬拉松所經歷的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你的心中會發出這樣的聲音:“我連馬拉松都能跑了,還有什么不能做的!”
這不是少年的莽撞,而是一種歷經滄桑后的心理暗示。
這種心理暗示會伴隨著你的一切行為,會讓你更快地重拾信心
會讓你變得更沉穩,并且,不再焦慮。
一旦你不再焦慮,你便更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自己不能做什么,自己要什么,自己不要什么。
在賽道上舞蹈
當再次站在馬拉松的起點時,我已沒有了第一次時的焦慮。因為我知道,這次我一定能完成。
我知道我為什么而來,于是我便放慢腳步,面帶微笑,感受并享受整個過程。
感受我見到的每一個人,感受我路過的每一寸風景。
感受風云突變,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
我不是一個很能放得開的人,但這次馬拉松,當我聽到有人放音樂,我卻情不自禁地扭動起來
邊跑馬拉松邊跳舞,這也算是徹底放飛自我
在快到終點的時候,兩旁加油的人群越來越多
我就像一個孩子一樣,蹦蹦跳跳,跳過了終點
這一次馬拉松,我跑的很快樂
我想,我習得了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就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放飛自我,享受當下
為每一個人喝彩
馬拉松比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志愿者和觀眾。
但當在與自己在較勁時,你便會忽略他們。
不是你有意忽略他們,而是你沒有那個能力,感受到他們的辛勞。
在寒冷的天氣中,長時間慢跑會讓身體發熱,所以你看到馬拉松跑者們都穿的很少,因為他們不冷。
但是志愿者和觀眾不一樣,他們需要在冷風中站立,為跑者們遞水,加油。
上周在紐約舉行的全馬比賽,我第一次去給他人加油鼓勁。
在陰雨的天氣下,我不到半小時便渾身發冷,手也拍得發疼。
要我選,我更愿意在賽道上奔跑。
即便如此辛苦,你也會發現,許多觀眾長時間地在那里為每一位跑者加油。
但是極少數的人會給予回應,因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中掙扎。
所以當我第二次站在馬拉松的賽道上,我便告訴自己,要向所有人感謝。
當我遇到觀眾或者志愿者時,我便會豎起大拇指,由衷地向他們說聲:“謝謝”
豎起大拇指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告訴他們,我很好,不用擔心。
第二層意思,告訴他們,你們很棒,謝謝你們。
其實,你能從他們眼中,看到一絲的疲憊
但聽到有人向他們感謝時,他們的眼中又會散發出無限的光芒
其實人都是如此,哪怕你志愿向他人服務,誰不希望得到別人的回應呢?
人與人之間,永遠不要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
哪怕別人只是做了分內之事,也要給予正面的回應
有時候只是一個動作,一句話,便會給人帶來能量,帶來美好
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而是一場又一場的馬拉松
很多人都喜歡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而我覺得,說這些話的人,絕大多數沒有跑過馬拉松
因為,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而是一場又一場的馬拉松
從小學到高中,我們的一切都是在為高考做準備
沒有人告訴我們高考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就好像高考是我們人生的終點
當你用盡全力完成高考后,卻發現之后又是無盡深淵
還是要學習,然后找工作或者出國。家庭,事業,無一不需要我們長時間的努力經營
這方方面面,都像是一場又一場的馬拉松,壓著人們喘不過氣來
人只要還活著,就沒有終點。
我們能做的,不是期望什么時候能夠到達終點,而是在完成了人生的一個階段后,繼續展望下一個階段
這次費城馬拉松,我看到一位爺爺,穿著“100次馬拉松俱樂部”的T恤衫
我心中不斷驚嘆,100次馬拉松,這是多么難以企及的數字
但轉念一想,好像也沒有那么難
希望,我能像這位爺爺一般,達到100次馬拉松
100次也許也不是終點,只要還活著,我就會不斷跑下去,直到跑不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