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莫舒
今天是冬至,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0天。
在這不平凡的一年里,我決定重新拿起稻盛和夫先生的這本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從中尋找開啟2021年的精神動力!
01 稻盛和夫的人生觀
據了解《心》這本書作為《活法》的續篇在2019年的時候已經在日本出版,非常幸運的是自從2004年《活法》出版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在日本已經成為長期的暢銷書,累計銷售成績高達130萬冊。在中國受歡迎程度遠遠高于日本,發行量已超過400萬冊了。
《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戰后經濟的傳奇,除每一個人的人生活法之外,企業和國家,甚至社會、全人類的生存之道也包括在《活法》所闡述的范圍之內。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是因為它們都是一個個人的集合體,也應該在擁有的“人生活法”這一點上,不存在任何差異性。
在《活法》這本書中稻盛和夫給讀者傳達出自己的人生觀--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練靈魂。
乍一聽還這真的有些玄乎,感覺有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甚至還一種濃濃的雞湯感。但是,不要忘記,真理往往都是“簡單”到容易忽視的“雞湯”。或許,另辟蹊徑我們從《心》這本書中能尋找到答案。
02 什么是稻盛心學?
據維基百科的資料介紹:中國的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
王守仁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與行的關系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陽明學也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后傳于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與王陽明先生不同,稻盛和夫年輕的時候在科學技術方面有頗多的成就,后面有成功經營日本京瓷,日航,KDDI三家大企業。可見稻盛和夫非常具備科學的思維方式。而經營企業則是更加高度集中在現實主義中。但是,從年輕的稻盛和夫意識到比起科學技術,經營策略,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人心。
因此,他提出并貫徹“以心為本”的治理方針,時時洞察審視自己的心態,他人的心境,同時 凈化自己的心靈,努力將人心都凝聚在一起。
總的來說,稻盛和夫“心智多重結構”的理論令人深思。他甚至還提出人生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提高心性,別無其他。
03 心在哪里?心有多重要?
從《活法》中我們深知稻盛和夫的人生觀的深層有著自我堅守的信念。對于他個人的成就,與普通人相比當然是成功的,如果能勝而不驕傲,敗而不氣餒呢?歸根結底還是要看能不能提高心性,讓它變得純粹而美好。簡言之,就是我們能否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發揮到極致。
這也是稻盛和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所實踐出來的哲學,他相信這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而《心》這本書的出現則是承載著作者對這一問題重要性的使命,希望通過這本書在此方面做一點點貢獻。
不禁讓人恍然大悟,心到底在哪里呢?信手拈來的詞語來描述“心”有:平常心、心灰意冷、心如死灰、心花怒放...等等。
心在哪里?心有多重要?關于這個問題,稻盛和夫不假思索的道出真理:心是良心。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書中道來一句話“人生的一切始于心,終于心”,也是向讀者闡明心是有多少重要!
500多年前的中國有 “陽明心學”;400多年前的日本有“石門心學”。稻盛和夫先生雖然是科學家出身的企業家,但是他畢生傾盡心血追求探索的問題,也是心的問題。
在企業經營中,他提出“提高心性,拓展經營”的口號,并且貫徹“以心為本”的方針。在接手即將瀕臨破產的日航上,稻盛和夫就是這么干的!
重建日航在短短的一年之內,日航業績從跌落谷底直接飆升到了制高頂峰。當時,日航遙遙領先全世界航空業名列第一,且在十年來持續保持世界第一的高收益!
不禁讓人心生感嘆,僅此一例,足以可見心有多少重要了!
04 如何提高心性?
在《活法》這本書中,稻盛和夫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人生觀: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練靈魂,支撐他人生觀的底層精神有他自己的信念存在。
所謂提高心性,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實踐真善美,時時事事讓良心,讓真我釋放光彩。
稻盛和夫用自己的人生積淀告訴我們:從“心”出發,每個人都能找到開啟高光人生的密鑰。讀完他的這本書,我更加堅信了這句話的力量。沒有一帆風順的生活,更沒有躺贏的人生。
人心的本質是真善美,因此大家更是向往真善美。倘若讓你真正做到真善美,并且支持以恒進行下去確實非常困難的。
如何心思澄凈,如何抑制,《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一書中從稻盛和夫切身經驗總結出日常修行,稱為“六項精進”,即為:
第1條: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并從中獲得樂趣,也能抑制懶惰之心。
聚精會神專注于工作上,私心消退,摒除雜念,亦是最有效的修行!
第2條:要謙虛,不要驕傲。
努力工作便會獲得進步,收獲成就。尤其是在掌握權力之后,人心就會變得傲慢起來。
因此抑制傲慢之心,保持謙虛是一件最為重要的修行!
第3條:要每天反省。
就是要求你勤奮,人都有惰性,偶爾想偷偷懶。此時要告誡自己要謙虛,經受住磨練。
此項修行必不可缺,堅持每天反省,就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壞了。
第4條:活著,就要感謝。
認真反省就心生感恩之心,自然意識到自己的成就是離不開周圍人們的幫助與支持。
這是一件非常卓越的修行,笑對挫折與磨練,真誠感謝,加倍努力。
第5條:積善行,思利他。
稻盛和夫說“大善似無情,小善是大惡”
最有效的修行即是分清大善和小善,做到真正為他人好,真心利他!
第6條: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當我們踐行了前面5條,感性的煩惱會大大削減。
關于“六項精進”的人生經驗,稻盛和夫也寫了一本同名書籍《六項精進》,可以說此書濃縮稻盛和夫敬天愛人思想的精髓,為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系列著作之一。
《六項精進》一部被世界五百強企業領袖奉為圭臬的經營哲學書,一座現代人必讀的人生智慧寶庫。附錄部分收錄稻盛和夫與馬云對談,以及盛和塾塾生心得。
締造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2010成功拯救日航的全球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和盤托出創造美好人生、打造優秀企業的人生成功法則。六項精進,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修煉。六項精進,是搞好企業經營所必須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度過美好人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條件。
人的確是感性動物尤其當我們面對失敗、打擊、委屈和欺壓的時候,無一難免會感受到痛苦。此時,以理性來戰勝煩惱,把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上,就是一場非常好的修行!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書中作者還呼吁大家:只要堅持這六項修行,心性就能提升,事業就能成功,人生就能幸福。誠如,把我們的這顆“心”安置妥當,一切都會好的!
寫在最后
每一次閱讀《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都有一種凈化心靈之感!常讀常新!
心從內而外,由真我、本能、靈魂、理性和感性這5個層次組成,其中核心是真我,即是真善美。稻盛和夫心學的核心從良心和真我引申出來的,它在我們心中樹立一個明確的判斷基準,即“作為人,何為正確”。
換句話說就是警醒人們不要把利害得失,而是把是非善惡作為一切判斷和行動的基準。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的一切始于心,終于心。在人生路上用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鞭策自己,人人都將站在人生更高處!
書中還對動機、欲望、愿望等問題,以及如何貫徹正道、如何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都有細致的論述,可以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本修心之書,更是讓我們潛修心性,打開高光人生的智慧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