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已經有一周了。這段時間坐地鐵上下班,我特意留了個心眼觀察著身邊的乘客。發(fā)現依舊有極少數的人依靠防毒面具,一次性手套,護目鏡以及塑料雨衣來阻隔病毒。這如果發(fā)生在疫情初期并不會讓我感到驚訝,但發(fā)生在我國疫情持續(xù)向好,生活基本重回正軌的如今,便叫我十分好奇了。
有些人面對非主流現象總喜歡草率地貼上“神經病”的標簽,這是缺乏思考能動性和起碼尊重的表現。我不是這樣的人。我更愿意通過觀察和統計的方式,先找到這些人的共同點,再去思考這些人如此這般的背后深層原因。
通過觀察,我發(fā)現這些嚴密裹緊自己的人具有以下的特征:
1、年齡均為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士。
2、女性遠多于男性。
3、這些女性的體型全都走樣,明顯表現出中年發(fā)福的肥胖跡象。應不存在鍛煉的習慣。
4、這些女性大都為近視眼。選擇的眼鏡樣式缺乏潮流感,為中規(guī)中矩的風格。
5、這些女性沒有一人穿著裙裝。均為深色長褲。款式以寬松為主。無修身修腿效果。
6、這些女性的發(fā)型亦選擇簡單短發(fā)或馬尾辮。沒有染發(fā)或燙頭。
綜合以上特征,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為她們畫上一副素描:一張被生活壓迫,被自己禁錮,被不安全感包圍的中年女性畫像。
人到中年,尤其是女性,開始對世界小心翼翼,卻對自己滿不在意。一切都源于那從不在20歲時出現,但會在30歲時萌芽,到40歲時又必然綻放的——焦慮感。
從仙女到糙女
我的同事小A,今年35歲。6年前的她剛進入我的視線時,留給我的關鍵詞是:長腿,長發(fā),白皙肌膚,動聽聲音。張嘴便是詩和遠方。而如今,成家生娃的她,變得急躁市儈。開頭閉口便是三字經。連她的孩子都開始模仿她罵人。我有時提醒她注意形象,她雖然認同,卻認為自己已經無法再回到過去。
“我每天要上班,要養(yǎng)家,回家還要給女兒做飯,教她識字,還要給老公TM剪指甲。我干著干著就覺得我TM怎么那么慘了。想著想著就覺得我TM活不下去了。哭著哭著就TM蹦三字經了。我罵是因為我怕。”
臟話之于她,便如雨衣手套之于地鐵車廂里的那些女士。都是提供保護感的工具。想想也是“有趣”。人到中年,成了家里的頂梁柱,成了孩子眼中的超人,四十而不惑,理應看破紅塵,卻反成了最沒安全感的一群人。究竟怎么了?
1、工作所迫斗天斗地
現代女性不僅要掙錢,甚至不少都能掙大錢。不少公司里,管理層中的女性比例不停上升。然而,權利越大,工資越高,壓力也越大。
朋友小L今年38歲,有一份月薪一萬多的工作。可在群里,她每天所說的并非是她光鮮亮麗的人生。而是“今天,又有一個同事被談話勸退了。下一個會不會是我呢?”每當有青年員工入職時,她總會產生莫名的劇烈恐懼,生怕自己被新鮮血液所淘汰。
“不過好在我已婚已育,或許這樣能讓我安全些。”小L的話讓人五味雜陳。
與小L一樣境遇的女性不在少數,小L能通過自嘲熬過。可有些人卻未必,比如2年前墜樓的萬達集團44歲女高管徐毓。2018年6月5日,剛參加完會議的她突然關機失聯。一天后她被發(fā)現墜樓身亡。她留給世界的最后文字是一條只有三個字的微信:對不起。據悉,6月5日當天,她在會上因業(yè)績不佳而被批評并面臨可能被撤職的壓力。
職場女性在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里,為了展示權威,不得不演繹穿普拉達的女王;為了爭取權威,又得扮演甄嬛;為了表現親和,還需活得像唐僧;一不小心得罪了人,還可能成為被綁在火刑柱上的貞德。
壓力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2、贍養(yǎng)親人左右為難
四十不惑對于女性而言最大的意義大概就在于她們終于發(fā)現“公主是不存在的,人也是會死的。”面對著老去的父母一代,她們出于家庭責任感和對親人的愛,努力地去扛起自己的責任,卻又總在私底下自言自語:“我這樣活著還有意思嗎?”
電影《女人四十》里,阿娥既要保住飯碗,又要照顧老年癡呆的公公。再加上叛逆的兒子與游手好閑的老公,生活的重擔讓阿娥日夜以淚洗面。
世界不止一個阿娥。在上海地鐵的那一節(jié)節(jié)車廂里,無數個阿娥正在為生計,為家庭,為親人而放棄自我。
3、無法直視的鏡中人
客服H在我們辦公室里總展現出善良熱情的一面。然而,每次當她離開辦公室時,她總會偷偷地在電子秤上過一下。沒有人知道她的體重,確切地說,我們都愿意假裝不知道她的體重。她在三年里生了兩個孩子,生育前體重100斤不到,如今卻已有140斤。她嘗試了無數次的減肥,但每一次都遵循著以發(fā)誓開始,以擼串結束的模式。
“我每次看鏡子里的自己時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XX啊XX,你捫心自問,你老公會像你厭惡自己這般厭惡你嗎?’你難道不怕嗎?”H如是說道。
H仍然在以自欺欺人的減肥方式宣泄著她的自暴自棄。她也只會在過秤時展露出那被隱藏得恰到好處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然而,生活并不會因此而放過她。
如何在四十歲時勇敢地跨過焦慮這道坎。這方面的雞湯文已經有很多,無外乎自信,保持形象,充實自我。每一句都是真理。但是,正如那些即使知道疫情已經度過高峰,仍然選擇嚴絲合縫地保護自己的那群人,想要真正告別中年焦慮,只有克服自己的心魔。把那看不見的雨衣脫掉,把那看不見的手套甩了,睜開眼睛,勇敢地直視生活。既然它不愿放過你,那就和她正面對抗。看透它的本質卻依舊勇敢地活下去。然后對著天空大吼三聲:
見鬼去吧,見鬼去吧,見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