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皆 大 歡 喜》? ? 莎士比亞(1564~1616)年? ? 創作于1599年? ? 英國劇作家詩人
? ? 在一個法蘭西的公國里,老公爵的弟弟弗萊德里克篡奪了他的哥哥合法的王位,并把他驅逐了出去。老公爵就帶著幾個忠誠于他的大臣們,隱居在一個叫亞登的森林里。不久,宮廷里的一些不滿新國王的貴族青年們都紛紛地背井離鄉地來到森林,投奔到了老公爵的身邊。在亞登的森林里,他們都適應了這里的惡劣的環境,過起了悠閑自在的生活,他們感到在這里生活比起在公國時的那種奢華而又循規蹈矩的排場來,要舒心得很多。在這里,他們像英國傳說中的綠林大俠羅賓漢一樣生活,他們無憂無慮地任時光的流逝,如同生活在黃金時代的人類一樣。在炎炎的夏日,他們躺在大樹的陰影下,看著野鹿快樂地奔跑。當冬天吹來一陣陣寒風時,他們都會堅忍地承受著,不會去趨炎附勢,也不會去見風使舵。即使生活在遠離塵世喧囂的地方,他們依靠著這種處事之道,也能夠從森林中聆聽到話語,也能夠從潺潺的溪流中看到書卷,也能夠從巖石上尋找到箴言,也能夠從所有的事物中獲得教益。當然了,老公爵也從他們的年輕人的身上獲得逆境時的啟發。
? ? 老公爵有一個獨生女兒叫羅瑟琳,她沒有和父親一起流放到異地,而是留在宮中,讓她陪伴著新國王的女兒西莉亞。這兩個姑娘之間有著一股密不可分的情誼,她們父親之間的交惡也絲毫沒有中斷和影響她們之間友情。一直以來,西莉亞對羅瑟林都是盡心地關照,來以彌補她父親對她的父親所犯下的罪過。為了羅瑟林的開心,她們一起去觀看一場角斗,在角斗的場上,羅瑟林愛上了一個名叫奧蘭多的年輕人,他是她父親手下的一個大臣的兒子,分別時她取下自己脖子上的一根項鏈送給了他。
? ? 羅瑟林溫柔善良的品德得到宮廷內外的稱贊,新國王出于強烈的嫉恨,要把她趕出宮廷。她的西莉亞反復勸說自己的父親,也毫無效果,便決定和羅瑟林一起出逃。她們假扮作兄妹兩人,羅瑟林女扮男裝,經過長途的跋涉,也來到了亞登森林,過著牧羊人般的生活。
? ? 這時羅瑟林的情人奧蘭多為了躲避哥哥的追殺,也逃到了亞登森林。當老公爵知道之后,便十分高興地把他接納到了他們的集體中。奧蘭多在森林里,十分地思念著羅瑟林,便寫下了許許多多的一首首情詩,并把這一首首寫滿的情詩,一張張地懸掛在森林里的大樹上。當羅瑟林和西莉亞在經過森林時,發現了這一首首詩,正感到奇怪和驚訝時,突然看見了奧蘭多走了過來,她們和他高興地攀談起來,奧蘭多也沒有認出女扮男裝的羅瑟林。
? ? 一天,奧蘭多在森林里從一頭母獅的口中救出了一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他自己的手臂卻也被母獅咬去了一塊肉。這個被他救出的流浪漢正是追殺他的哥哥奧列佛。奧蘭多的高尚行為感化了他的哥哥,也使他痛改前非,留下了深深的懺悔。后來,他與卸下了男裝的西莉亞一見鐘情,他們便決定結婚。
? ? 換上了盛裝的羅瑟林出現在奧利佛和西莉亞的婚禮上,老公爵認出了自己的女兒和侄女,邀請兩對新人共同舉行了一場婚禮。當新國王知道自己手下的許多人都投奔到亞登森林的老公爵時,便興兵來捉拿他。當他來到森林邊時,遇見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通過與大臣的交談之后,他深受感動,決定痛改前非,放棄對王位的篡奪,來到了一座修道院去修行和悔過,并請他的哥哥老公爵繼續回到他的公國去當國王,過上了他們的皆大歡喜的平安幸福的生活。
? ? 有人說,戲劇就是懸念的藝術,所謂的懸念,就是指觀眾對劇情的發展,對人物命運的一種期待的心情。也就是說,劇作家要使劇情的情節具有生動性,能夠引人入勝,就是要善于找到戲劇的懸念和解開戲劇懸念的這把鑰匙,一個劇作家之所以偉大,他就是善于找到解開懸念的這把鑰匙。
? ? 我以為,莎士比亞習慣于從這把鑰匙去解開人性,把尖銳的社會矛盾理解為善惡之間的矛盾。在該劇中,他就是通過惡人的懺悔和好人的寬恕來求得矛盾的解決。我們都知道,莎士比亞是一個人文主義者,人文主義在該劇中的主要表現,一個是對人類追求美好事物的肯定,宣揚人類的真善美。另一個是對惡人并不去懲罰而是得到人們的寬恕,最終好人和惡人相互和解,達到和諧的統一,完全是一幅平等和諧的理想樂園圖。
? ? 我也以為,劇中多次出現羅瑟林譏諷奧蘭多的癡情表現,而又接受他的愛情。她在表面上的矛盾中,實現了她的深層倫理意義上的升華。因而,他們的婚姻也是象征性的,象征了整體主義的愛情觀,也象征了騎士般的愛情觀念的救贖。也就能理解他為什么會寫那么多的情詩,并把他的情詩都掛滿了整個的森林了。
? ? 該劇結束了,我也從亞登的森林風光里的歡樂嬉戲中的至情,機智人生的體驗中走了出來。我喜歡這部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