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通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趕鄉街(gai)子從古至今皆有,可謂源遠流長。有些地方每周趕1、3、5,有些地方趕2、4、7,有些地方按日歷趕單日,有些地方趕雙日。趕街也就是趕場、趕集,不管社會怎么變化,在集鎮上總有許多過往,許多鄉土鄉情的烙印留在集市里。
? ? ? 北閘鎮是昭陽區人口最多的村鎮,離昭通市區10多公里,趕集是很熱鬧的。
? ? ? 初冬的一個周日下午,陽光燦爛,天藍云白,清新的空氣還裹挾著草香花香,在昭通冬日金燦燦的陽光里,感覺一切的美好都屬于這塊土地。
? ? ? 我獨自開車來到北閘鎮,? 看到離鎮子不遠的二級公路電線桿上有醒目的指示牌——北閘停車場,看來文明城市創建中規范停車的要求北閘鎮也要遵守。停車場里干凈、寬敞、整齊,周圍環繞著一片片盛開的萬壽菊,在冬日的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停車場外圍是正在建設而沒有使用的農貿市場。
? ? ? 有一條連接停車場的雙向車道從北閘鎮穿過,直接到達北閘水庫大壩。說起北閘水庫在昭通也是大名鼎鼎。曾經昭通的水源地大龍洞的水引到北閘水庫,再通過利濟河、二十五孔橋引進昭通城,解決昭通市民的飲水問題?,F在昭通城已經不使用北閘水庫的水作為飲用水了,但是這座水庫依舊灌溉著萬頃良田。
? ? ? 曾經波光粼粼的利濟河兩岸是昭通先民淘米洗菜之所,也是通過這里引水進昭通城,現在這些引水工程不用了,但是灌溉用水依然使用這些設施。
? ? ? ? 我就沿著這條路行走,街道兩旁多為形態各異的村民自建房,房子的建設年代各不相同,給人帶來生活的真實感。
? ? ? ? 街口有幾家購物廣場,牌子做得很是大氣,一點也不比大城市的廣告牌差,里面的生活必需品應有盡有。餐館一家接著一家,大一點的餐館門口寫著承接各種宴會訂餐,有些餐館門口有綠色植物裝點。? 家具店、發廊、美容院、盲人按摩店、藥店、鞋店、時裝店一應俱全。我不禁感慨,這里到底是鄉村還是城市?轉身我就看到了歷史和現代的并存。
? ? ? 在這條鄉街子上尋找歷史的痕跡,這樣的葉子煙有好幾家在賣,在這里,它不是歷史而是現實。
? ? ? 鎮子上還有這樣的理發方式,也有發廊、美容院、按摩理療室,傳統與現代并存。
? ? ? 北閘水庫藍盈盈的水浮現到我的眼前,我聞到了從水面上飄過來的帶著香甜氣味的濕漉漉的風。在水庫附近有幾家鐵匠鋪,打制并出售昭通農村使用的勞動工具,大大小小各種形狀的鋤頭,鐮刀,斧子,鏟子,勾子………
? ? ? 打鐵已經有一個電動的機器幫忙,但是燒鐵、定型的關鍵環節還是人工完成。只見打鐵師傅把一個燒紅的鐵器放到機器下面捶打一陣,然后又放回火爐里去燒,同時取出已經燒紅的鐵器使勁捶打。也許正是這樣的千錘百煉使得我們的勞動工具結實耐用而且稱手。
? ? ? 昭通人祖祖輩輩使用的勞動工具都是自己打制的鐵器。鐵匠的工作依然幸苦,但是有了這臺電動機器幫忙,勞動強度小了很多。
? ? ? ? 我們的國家欣欣向榮正在工業化,我們可以造出世界最先進的所有種類勞動工具,我以為鐵匠這個職業消失了。當我站在鐵匠鋪門口,我發現我錯了,我是多么的淺見,只要我們的山川河流地形沒有改變,我們的勞動方式就很難改變。北閘鎮山地多,平地少,主要種植旱作作物。工業化、規?;藴驶膭趧庸ぞ咴诤芏鄨龊喜贿m用,鐵匠這個職業也許還會存在很久很久,昭通人使用了千百年的板鋤還得牢牢地握在手里。
? ? ? 水庫大壩有多長,貨攤就有多長,豐富、便宜、實用,是每天的生活必需品
? ? ? ? 從水庫大壩往回走,往另一條路就走進鎮子的中心地帶,這里的煙火味更濃烈了!
? ? ? ? 鎮子里的住戶,也是這里的商戶,每一家的一樓臨街都是商鋪,柴米油鹽醬醋茶,應有盡有,家家戶戶都在做生意。也有從十里八鄉趕過來賣點自己家土產的農民,比如自家地里的菜秧苗,自己曬的洋芋片,自己挖的中藥材。
? ? ? ? 在街邊墻角,幾臺縫紉機排成一排,那幾個婦女正在忙著幫鄉親們縫縫補補。好像生意很好呢,已經下午4:00左右了,有兩個坐在縫紉機后面的婦女正急急忙忙的吃著快餐,應該是錯過了吃午飯的時間。她們做縫縫補補的工作一個顧客也就是收幾元錢的生意,在這個晴朗溫和的下午,寧愿不吃飯也要先忙生意。
? ? ? ? 在這個鎮子上做生意不會有人喊天價坑人,也許多是鄉里鄉親的緣故,薄利多銷,有點收入就好。
? ? ? 這樣的店鋪滿大街都是,買東西也不講價,買著就走。
? ? ? 一個中年男人坐在街邊用一個很破舊的機器補鞋子,旁邊擺著幾個葫蘆賣,我問他:“最大那個賣多少錢?”他說:“賣25元”,我問他:“少不少一點?”他說:“20元一個”,我問他:“是否能微信收款?”他說:“能”。隨即遞過來他的微信收款碼,我刷了20元錢給他。我知道,那怕我還他10元錢一個葫蘆,他也會賣的,但是本著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出發,我不會那樣壓價。隔了兩次趕場,我又來到北閘鎮,他的那些剩下的葫蘆依然還在。
? ? ? 一邊賣葫蘆一邊補鞋子,對于這種沒什么用途的東西少有人問津。
? ? ? 轉過身我又看到一個賣草蘿蘿、草鍋蓋的婦女,我以為她是去那里批發來的工業加工品。我問她:“你從哪里去搞這些東西來賣?”她說:“是我自己縫的!”隨即拿出她縫制工藝品的水稻秧和針線給我看。看到她縫得端端正正的小蘿,我買一個去送給我那位很文藝的朋友吧。一番議價,30元買走這個小蘿。這位婦女沒有二維碼,就請旁邊打縫紉機的婦女幫她代收。
? ? ? 這位做手工編織的婦女雙手粗糙無比,骨節彎曲,布滿裂口。兩三天她才能編好一個成品,一個月下來她只賣得出一兩百、兩三百元的東西。雖然收入微薄,你看她笑得多開心!
? ? ? ? 一條冷清一點的街邊,一些年紀老一點的婦女坐在小板凳上擺龍門正(拉家常嘮嗑的意思),旁邊擺著一排品種不同的菜秧苗賣,也沒有人去買,她們也不吆喝,自顧自的家常里短講得嘻嘻哈哈,她們滄桑的臉上無欲無求。
? ? ? 冬日下午的陽光,斜斜地照射過來,幾個老者在街邊下象棋,旁邊還有幾人圍觀,炮打翻山,馬踏斜日,將軍!殺得不亦樂乎。另一條街邊有幾個婦女在打撲克,悠哉樂哉的,這是勞動之余的放松。
我特別尋找一下,鎮上有書店嗎?找到了,鎮上有書店,有藥店,有一個很大的小學,也有衛生院,這樣才是一個安居樂業的村鎮。
? ? ? 這時鄉街子也快收場了,人們或背著或提著買來的菜蔬、豆腐、鮮肉往家趕,做晚飯去了。
? ? ? ? 在各種網購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深刻的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購物方式,生活方式。大家都在探討,實體店的存亡問題。面對鮮活的鄉街子,面對蕓蕓眾生一日三餐的需求,實體店會存在,集鎮、集市也會存在。人們需要逛街、休閑、懷舊、審美、交往等等,這是豐富多彩的多層次的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