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大量的篇幅說明了強關系是如何阻塞信息多樣化傳播的,而弱關系又是多么有利于一個人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他這么說的原因是,本書有一個基本假設:關系不是生產力,信息才是,而弱關系才是信息的王道。這個基本假設,作者在第三章才正式提出。
基于這樣的假設,作者又提出了應用弱關系的路徑,先吸引再利用。
【吸引】首先擺正弱關系的位置,不要把吸引弱關系變成刻意的行為,而是作為一種自然的鏈接,志趣相投。因此,我們必須首先打開自己,積極展示,主動聯絡,才有可能發生志趣相投。我認為作者這里表達的,是希望每一個希望利用關系成事的人,先儲備好自身值得被利用的點,而最基礎的點,就是能讓那個與你交往的人感覺舒適、喜歡,具備吸引力。這也就是作者說的,弱關系,是先做朋友再談價值的。
讀完這章的時候,我曾經產生一個誤解,弱關系的歸途還在強關系,就是說,我們維護弱關系,最后成事的時候,還是要把弱關系變為強關系才可以。在后面這一章,作者又明確表示,他不這樣認為。
【利用】這一章的原標題是“讓不熟的人幫你成事”:
成事的第一步,找到能夠且愿意幫你的人,這類人往往是被忽視的弱關系;
成事第二步,做一些篩選,按照關鍵程度、重要程度去分類,選定利益相關者,再去吸引(基于利益的,規律性頻次的,飽含情感的聯系);
成事第三步,實踐,敏銳感知對方需求,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力求互利互惠。
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提供了一些拓展弱聯結的方法,比如通過熟人介紹、利用互聯網,在弱聯結過程中,大家應該保持的心態是:開放、寬容、感恩,對自己的要求是,時刻擁抱變化與有趣的信息。
最后,在商業領域,想要利用弱聯結獲得成就,需要的還是積累。
書的附錄列出了一些經營弱關系的定律,基本能夠覆蓋經營弱關系的注意事項,如果僅僅想獲得一些為人處世的小建議,可直接翻到最后一部分查看,列在此處,供參考:
不求甚解、權威法則、陌生人定律、活躍法則、跟進法則、領域法則、動機法則、傳播法則、參與法則、真實法則、分別滿足、信息法則、定位法則、優勢法則、金錢定律、分享法則、無私法則、規劃法則、勇氣法則、尊重和坦誠、六度分隔、150法則、二八法則、熟人無用、1%法則、鄧巴數、滾雪球、能力是基礎、隨機法則、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