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片段】
我們會給自己本職工作很投入,但業余時間幾乎被不需要動腦筋的事情占據。驚醒之后,有一種從未有過的焦慮會油然而出,內心渴望發生改變。畢竟無論個體還是群體,人類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個方面擁有的獨特優勢:或能力,或財富,或權力,或影響力。
一陣忙碌之后,我發現自己根本無從下手,也沒有看到任何變化與轉機。那種對獨特優勢求而不得的心情,就像一個孩子面對喜歡的玩具卻無法擁有一樣。
焦慮的原因就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刻看到效果。焦慮的本質: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極度缺乏耐心。
這種原因不完全來自我們的主觀意識,而是來自我們大腦的生理結構。
我們的人類天生屬性是避難趨易和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想同時做很多事;避難趨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原文轉述】
我們的對自己本職的工作很投入,但業余的時間幾乎被不需要動腦筋的事情占據。驚醒之后,才會自己什么事情也沒有做,生活沒有多少進步起色。晚上想千萬條路,白天一條路。
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里,人類的安全感來自某個獨特的優勢:或能力、或財富、或權力、或影響力。個人的安全感來自做擅長的事情帶來的確定性,對不擅長的事情就會顯得無足無措。
忙碌之后,對自己不能在獨特優勢上發揮自己的能力,常常會有變得失落和落差感。
焦慮的本質就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刻看到效果。欲望大,能力跟不上,現實對夢想之間的差距,讓我們對事物缺少耐心。對短期沒有拿到結果的事情,不想花時間去保持期待。
出現這種原因,來自我們人類天生的屬性:避難趨易,急于求成。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原因,所有人 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忽視長期的價值,短視的結果。
急于求成,想同時做很多事;避難趨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刻看到效果。
【個人經歷】
這段例子,想起來上班時,準備考會計證失敗的那段經歷。
我渴望上班的和同事一起忙碌的氛圍,順便賺個生活費。
剛開始工作時,對工作熱情度很高,每天也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可是,當我寫作、考會計和工作的時間沖突時,我很焦慮。
因為寫作早已成為我吃飯睡覺一樣的習慣,每天都需要給自己足夠時間去寫。好像寫作了才覺得一天的生活沒有被浪費掉。
考會計這件事,我曾經花費了半年的時間在做這件事,放棄它的沉沒成本又比較大。更何況,會計考試截止日期也是越來越近了。我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做做足會計備考計劃。
我喜歡寫作,那是因為做這件事,我覺得自己有這個獨特的優勢,做著自己擅長的事情我很享受寫作帶來更多的優越感。
婚禮行業的自媒體運營,全新行業那些不擅長的東西,你得想辦法把自己擅長的東西發揮出來,我得花時間去研究如何讓公司的曝光流量更大,如何讓自己更快熟悉婚禮業務等等,
所有這些都是問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花時間去找到答案。
對于不擅長的東西,比如,會計科目還么學完馬上要考試,公司賬號剛剛起號特別重要,自己特別的優勢又不能在工作中發揮出來,寫作又不想間斷,這些事情無限制拉扯我的時間和精力,我顯得手足無措。
為什么會焦慮?
因為我想寫作這件事我做了5年我不想放棄,
因為我想好好工作,畢竟你上班就得凸顯你的價值,為公司提高業績目標,
因為我想考個會計證書,那是我花了大半年學習的沉淀學來的知識,只盼自己能夠一招取勝?,F在放棄的話,相當于否定了半年的全部時間和精力。
獨特優勢無法再工作中凸顯出來,想要提升的東西有不能得到明確的保證,工作中業績備受考量,所有的不確定性、無安全感,各種情緒讓我陷入了焦慮。
最主要的因素,來自我想立刻從工作中體現我的能力。我想立刻從寫作中看到效果,我想從工作中得到別人的夸贊,考會計證那是過去一年的選擇,是個提升我學歷認知的機會。
焦慮不已的原因:我想要的東西太多了,我想要做好的事情太多了。
時間也就這么多,時間也是有時間成本的,你做了這個,那個就做不了。
現實給你重重一擊。
果不其然,會計考試失敗了,寫作也變得并不是非得天天寫,把在上班時間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
當我給生活做減法后,時間夠用了,效果反而更好了,焦慮的情緒慢慢變少了。
【行動指南】
《納瓦爾寶典》曾說:欲望是我痛苦的根源。我的目標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盡量不讓自己對生活有一個以上的欲望。你選擇了欲望,其實也是自尋煩惱。
可見,相較與做一些不是自己百分一百想要做的事情,努力挑整自己的欲望更重要。
每次的焦慮時,多問自己一句,當前所有的事情中,什么事情是非做不可的?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
我想,反復跟自己靈魂和內心交流,我們會主動篩選出答案。
直面焦慮的 方法,不是逃避,疲于周旋各種焦慮事件,而是選擇那個最重要的事情,優先去做,認真執行。
所謂的焦慮,在行動中不攻自破。
同時,我們不要對你做的事情過于期待,允許自己的失敗、承認和接納不足,保持足夠耐心,一定可以從焦慮深淵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