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我不是藥神》,賺足了觀眾的票子,也大賺了觀眾的眼淚。
為什么觀眾愿意花錢買傷心呢?
首先是很久沒有見到這么貼心貼肺的影視劇了。
好長時間里,屏幕上不是宮廷劇就是神劇游戲劇,不是戲說歷史就是表現高大上的豪門白領,很少能看到關注現實生活,特別是底層民眾生活的現實劇。
《戰狼2》也曾轟動一時,可反映祖國強大的故事載體是到外國撤僑,這能跑到外國去做生意的,都是有錢人哪,與需要精準扶貧的窮困戶隔著八座大山呢!去年的《人民的名義》雖說與人民沒多大關系,但總算能從劇中看到為普通百姓著想的內容,讓大家伙兒感受到了一絲暖意。
《我不是藥神》把目光了聚焦到了普通民眾身上,整個故事很平淡,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觀眾的代入感很強,既不用拔高,也無需腎虛。
其次,故事有很好的人脈基礎。
故事的核心是生病吃藥。自古道“吃五谷的生百病”。誰家沒病人,誰人不生病?得病之人最盼的是少花錢早痊愈,最怕的是傾家蕩產人財兩空。雖然有句老話說“陰來陰去下了,病來病去死了”,可每個病人都渴望能多活幾天。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好多時候因為受診療水平和制藥技術的限制,不少人死于無藥可救。
現代科技的發展,為白衣天使提供了相當數量的靈丹妙藥,讓他們一次次從死神手中又救下患者,一遍遍的奏響人道主義的頌歌。
可是,新的無奈又出現了,許多人的生命還是沒有被拉回來,不是因為無藥可救,而是因為買不起藥;也不是因為舍不得花錢,而是因為那藥實在是太費錢。一個月吃兩盒,一盒近3萬元人民幣,一年就是60多萬哪!不要說窮人吃不起,富人又有多少能吃得起?
有沒有便宜的藥?有。那為什么不買便宜的藥?違法。
在這時,誰能給病人帶來廉價而又有效的藥,誰一定就是病人和家屬心中的藥神,大慈大悲的救命菩薩!
程勇就是這樣成為人們心中的藥神的,盡管他一再說“我不是藥神”,可無論是病人,還是觀眾,在心中都稱出了他有藥神的份量。
程勇帶給病人的藥,不是從合法渠道來的,而是偷運過來的“仿制藥”。說是仿制藥,和正規藥相比,除了價格只有正規藥的七八十分之一外,療效實在沒有多少區別。
有人說,如果人人都去買仿制藥,那就嚴重損害了專利藥廠的利益,以后沒人去研發新藥,到最后受傷的還是患者。
這個觀點聽起來很正確,可細想想,就會覺得有些無恥。
研發新藥是需要前期投入,可也不至于相差幾十倍吧?專利保護期是20年,不是20個月,20天,悠著點回收成本、享受利潤不行嗎?我們拋開人道主義不說,就是從商人看重的是收益的角度來說,你讓患者還能買得起,這生命就還有延長的價值,有了這個基礎,病人才會繼續為你砸錢呀!當病人或者家屬感覺到藥價超過生命的價值而放棄治療時,那必然是失去了藥廠的一個忠實的捐款人哪。
甘地夫人曾說:“我認為,在一個良好秩序的世界中,醫藥發現是應該沒有專利的,不應該從人的生與死之間謀取暴利。”這話聽起來多順耳哪!我不相信有人愿意在危重病人身上割肉。我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對中國“格列寧”制藥廠的醫藥代表沒有好感。
我國有沒有這樣的仿制藥?沒有。為什么?藥廠不愿意去生產,或者生產了,但質量不能保證,而且價格還不很便宜。
那兒有這樣的仿制藥?印度。印度憑著強大的仿制藥,成為了“世界藥房”。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20%的仿制藥生產自印度,出口到200多個國家,疫苗和生物制藥產品出口到150個國家。美國市場上近40%的仿制藥品來自印度。
那我們中國的市場上能通過正規渠道買到印度仿制藥嗎?不能。為什么?法律不允許。所以《我不是藥神》中程勇先是販賣、后是慈善給慢粒白血病患者帶藥,屬于犯罪行為,最后被判刑入獄三年。
誰應該是藥神?
是科研工作者。他們能秉持科技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的執念,研發新藥,祛除病痛,延長生命,成為人們的保護神。
是藥廠。他們能本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態度,懸壺濟世,既服務了民眾,又發展了自己。
可能成為藥神的還能排出一支比較長的隊,可怎么也不應該是一個小商販。
是誰讓連房租都出不起的程勇成了藥神的?
是高價藥廠。沒有價格高得離譜的藥,就不會有呂受益主動去找常到印度進神油的程勇帶仿制藥“格列寧”,那他就根本不可能成了“藥神”。
是法律。如果我國的法律允許藥店光明正大的出售印度仿制藥,也不會有病人從程勇手上購買價格低廉的藥,那他也沒有機會成為患者心中的“藥神”。
是良知。如果程勇沒有良知,就不會對呂受益的死觸動那么深,也不會在黃毛死后質問身為警察的小舅子“他才20歲,他想活著,有錯嗎?”如果程勇沒有良知,就不會明知出售印度仿制藥會判刑,還把從印度花2000元買來的藥500元賣給病人。
是感恩之心。程勇憑代理印度仿制藥治好了老父親,買下了商品房,辦起了自己的企業。盡管他賣的藥的價格比正規藥的價格低很多,但在后面他貼錢賣給病人藥、劉思慧說他得往進貼幾十萬時,程勇說沒有當初他們買藥的錢,我也沒有今天,就當我回報他們了。
一個非常世俗的人,就這樣鬼使神差成了藥神。這個時代讓人掉眼珠子的事太多了。當那么多的患者來到中國“格列寧”藥廠抗議藥價太高時,沒有見任何一個部門過問過此事。當程勇的小舅子告訴他的上司說案子無法辦下去時,上司告訴他“我們不能法外開恩,只能依法辦事”。盡管有那么多人為程勇求情,可最后程勇還是被關進了監獄。
《宋史·孫傅傳》中有這樣的句子:“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我們的法律又惠了誰呢?
電影最后是喜劇式結尾,可生活卻始終沉重。買不起救命藥的還大有人在,如何才能讓剛剛走出貧窮的人們不至于“一人得病,全家遭殃”,如何才能讓還不富裕的人病得有尊嚴呢?“藥神”可不一定能靠得住。誰又該成為他們生命的守護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