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體驗一款產品的時候,怎樣評價它的好壞呢?這似乎沒有什么標準的一套指標。
一個柚子,我們說它好的時候,可以是個大皮薄,水分很多,肉質甘甜。
一件衣服,我們說它好的時候,可以是價格便宜,質量上乘,款式漂亮。
一款粉底,我們說它好的時候,可以是遮瑕完美,質地輕薄,服帖自然。
一款產品,我們說它好的時候,我們在說什么?
不同的產品定位不同,當然也不能用一套指標來評價所有的產品,這是不客觀的,可以根據產品的核心價值,給產品做一個分類,并根據不同類目的產品針對性的討論其評價指標:
1. 運營驅動型產品
運營驅動型產品,比較多的有O2O產品,比如滴滴出行、美團、大眾點評、餓了嗎、在行、Airbnb等,還有電商類產品,淘寶、京東、當當等。
對于這類運營驅動型的產品,通常關注的不是產品的交互怎么炫酷,UI界面是多么漂亮,更多的是它所能提供的服務內容多少,響應速度,以及線下的服務體驗,注重的是效率和服務。
服務內容:
服務內容的多少一般是運營驅動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我想在餓了嗎點外賣,發現附近可選的餐館就那么幾家,幾乎沒什么選擇,這時,軟件的交互做的再炫酷叼咋天,界面如何如何美觀,又有什么卵用。
響應速度:
運營驅動型產品,能否高效率的完成用戶的服務,是用戶體驗好壞的關鍵。
上午11點,我在餓了嗎點好了外賣,結果12點半師傅才將外賣送上門,饑餓的時候真是一分一秒都是煎熬,這印象能好就是怪事了。用戶留存率,可想而知將大大降低。
線下服務體驗:
線下的服務體驗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口碑,如果體驗超出預期,刺激用戶自動分享,還可以形成病毒式的傳播效果,為產品帶來更多的流量。
我順利在餓了嗎點了喜歡餐館的食物,并且外賣很快就送達了,目前為止體驗都很好,打開外賣,沒有筷子,這是讓我用手吃飯的意思嗎?直接差評,下次也不要在這里點外賣了。
小結:
運營驅動型產品評價注重的指標:服務內容的多少、響應速度、線下服務體驗。
2. 體驗驅動型產品
體驗驅動型產品,大多是內容、社交類產品和游戲類產品,這類產品對于產品的形態、內容、交互體驗、界面設計有很高的要求。用戶在使用這類產品的時候,消費的是感覺,是逼格,滿足的是精神上的需求。相關的產品有,微博、知乎、簡書、LOFTER、Instagram、QQ音樂、網易云音樂等。
內容的品質:
一個社區,最重要的是它的文化,而它的文化直接由它的內容體現。知乎為了打造高品質的問答社區,在冷啟動階段,邀請了很多互聯網業內的精英大佬,互問互答,產生了一個初始的精英文化圈子,為知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吸引了更多精英人士入駐知乎,貢獻優質的內容,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產品形態:
一類產品的不同玩法,會給用戶帶來不同體驗感受。短視頻火爆期,各種各樣的短視頻應用出現,小咖秀、秒拍、美拍、faceu等等。雖然都是短視頻應用,但是玩法卻不同,有時產品形態上的創新會讓產品的用戶有一個自發的爆發性增長。
交互和界面設計:
有很多小而美的應用,在交互和界面設計上體驗很好,在細節上取勝。網易的LOFTER,界面簡潔清爽,交互簡單。簡書,簡單優雅的書寫體驗,簡潔優美的設計,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方便的書寫和閱讀方式。這類產品,用戶對細節比較敏感。
小結:
運營驅動型產品評價注重的指標:內容的品質、產品形態、交互和界面設計。
3. 技術驅動型產品
技術驅動型產品,目的在于利用技術提高效率和用戶體驗。比如搜索算法和推薦算法都是對技術要求很高的功能。通過搜索,用戶可以以更短的路徑到達目的地,提高了效率,進而提升了用戶體驗。通過推薦,用戶可以看到更多感興趣的內容,方便了用戶在海量內容中更容易找到喜歡的
比如,用戶想要看一個電視劇,一般的路徑是,打開一個視頻網站,找到節目,點擊集數,開始觀看,這時候,利用搜索引擎,直接搜索想要看的電視劇節目,搜索結果會直接返回給用戶帶有電視劇集數子鏈的內容,這時用戶只需要點擊集數即可觀看,縮短了用戶路徑,提高了效率。
網易云音樂,因為它的精準推薦功能而贏得了廣大用戶的良好口碑,增強了產品的用戶粘性,提高了用戶體驗。
小結:
運營驅動型產品評價注重的指標:算法的效率、精準程度。
4. 混合型
一般來說比較大的產品可能不是單方面驅動的,這時考察的指標往往是多方面的,也許是上面2種或者2種以上的綜合,還是需要根據具體的產品和當下的環境來做評估。
淘寶是運營驅動型的產品,但是搜索和推薦功能對其也很重要,用戶在使用淘寶的過程中,搜索寶貝是一個高頻功能,如何高效、準確的呈現搜索結果,對用戶體驗的影響也很大,商家和寶貝推薦功能也是提高轉化率的一個重要因素,這都對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考察產品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
謝謝瀏覽,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