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做了關于如何閱讀的半主題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越讀者》、《超級快速閱讀》、《這樣讀書就夠了》、《王者速度法》、《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星云大師談讀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今天,我將結合自身經驗和看過的其他眾多碎片資訊,給書友們提供一個方法論??赡軙荛L,也一定會有很多廢話,讀者可以先Mark,然后跳著看看自己喜歡的部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閱讀的美。開啟了他們的閱讀生涯,但隨著閱讀書目的不斷上升,一個嚴重的問題也會隨之暴露:我這樣讀書,對么?是的,如果你只是看過一本書,然后就將其當做一個過客。那么,反過來,你也是書的過客。
那么要如何從過客變為伙伴呢?別急,待我慢慢道來。
一、心法篇
我們身處在一個壓力倍增的碎片信息時代,所以在閱讀時我們經常會遇到沒有精力,沒有動力,讀不進去等問題。因為閱讀往往在義務教育時就被當做是一種負擔。而這種負擔情緒,將一直延續。沒錯,這些萬惡習題集,的確是負擔,但它們只是閱讀密林中一片被污染的荊棘叢罷了。只要你想走出荊棘,上帝都攔不住你。而出了荊棘叢后,閱讀將逐漸從負擔而變成享受。當然,是一種高雅的享受,比起看電視玩游戲的消遣,肯定是有一定距離。
千萬不要認為閱讀是一件非常高雅神圣的事情。還沒摸到書,就覺得自己和書之間已經產生了距離,這種心態肯定是不行的。其實,閱讀就如同天熱吃根冰棍一樣, 顯得自然平實。
人餓了就吃飯。在書的食譜中,有非常多的選擇,一個野果,一頭鯊魚,一捧谷子,一塊蛋糕......只要你想吃,你什么都能吃到。
但吃到,未必你就喜歡,喜歡,未必你就消化,消化,未必你就吸收,吸收,未必就能成長。因為,你的心態和行為,未必能幫你完成這一過程。
閱讀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你閱讀主要是為了娛樂消遣,那么,我覺得你浪費了二十一世紀寶貴娛樂資源。大部分人的閱讀,是以謀求成長為初衷的。所以,就閱讀這件事來說,有一個大前提:成長。同時,有個催化劑:目標。
所以下面主要是以實用類書為主(即教你怎么做的書)。
先上幾個錦囊妙計:
0、目標導向
閱讀的時候如果能帶有目標,效果一定會更好。
比如你這次閱讀就是帶著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來,那么你閱讀時,就會自動向你的經驗靠近。在獲取到好的方法后,你會感到成就感滿滿,然后非常想再讀下一本。最終,成長更多。
但是反過來,如果是因為讀了一本關于提升演講能力的好書后,再去激活自己的經驗與方法的話,效果定會打折。
有時候我們可能不會因為目標去找到書。但是,我們會找到書而獲得目標。
為何不在閱讀前審視一下這本書,然后找到閱讀目標,提前激活自己?
這點后面會詳細說。
1、主動閱讀
主動,是喜歡、消化、吸收、成長等的前提。
閱讀一定不能是一個負擔。閱讀這件事情,你打開書的心態,就決定了你接能從書中成長多少。如果你是因為閑的無聊,翻開書,然后讀到某節的一半時刷刷票圈的話,那不用說, 這本書又和你無緣了。
從眾多選擇中篩選出你需要的食物,然后品味你的食物,吃完后再回味你食物,分享你的喜悅等等,無一不需要主動。
2、積極選書
選書,可以大大提高你喜歡一本好書的成功率。
很多書,對你來說,價值不大。這些書,你看十本,可能不如你看一本好書的效果好。所以甄選食物非常重要。
在閱讀前,看看別人吃完這本書后,有什么想法。一定能大幅度提升你的閱讀效率。
選一本好書,真的很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一本好書,是一樣的道理。而且找一本好書,和讀一本壞書,前者非常簡單,而且會帶給你無窮的激勵。而后者反之。
2.1、檢查選擇
選好書不代表你就要開始進行精細的閱讀,你必須飛速瀏覽書中的部分結構,然后分配好各個篇章的信息同,時做好閱讀準備。這點后面的方法論會細說。
3、不必全讀
任何一本好書,不可能全書都是精華需要你吸收,就像一頭牛,有的部分營養充足,有的部分,根本不適合吃。
閱讀的前提是成長,從理論上說,從一本書中,你能吸收到五個要點,這本書的價值就發揮出來了,如果你能去實踐一兩個,然后和你的經驗相結合,已經超值了。如果你能再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本書,已經升華了。
4、閱讀實踐
成長大部分是通過行為和心智所體現的,如果你從書中獲取了一個好的方法。比如教你如何鍛煉,但是你在鍛煉時仍然用原來的方法,那這個方法,只能算是消化。在鍛煉時,換用書中的方法,算是吸收,在換用之后,結合自身經驗,產生新的方法,這是成長。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實踐為前提。
閱讀時,發現好的方法或者要點,聯系自身經驗,然后用更好的方法行動,就成長而言,八九不離十。
5、循序漸進
閱讀是一項需要長期積累技能習慣。你不可能今晚想著自己明天要認真讀書十小時,然后明天就真的讀了十小時。
想提高閱讀能力的我們,一定要認清一個事實: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的。在自己遇到瓶頸時,原諒自己,再接再勵。
這里借用一下《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中的讀書進階三部曲:
S1、100天30本書(培養閱讀習慣)
a、找到20本書
b、每天起床對自己說,“我今天要好好閱讀”
c、每天記錄讀書進度
d、一周兩本的保持
e、在讀完20本后,選擇剩下的10本
S2、1年100本書(專業領域激勵閱讀)
a、每個月買十本書
b、一周兩本
c、做標記,圖書筆記,和想法
d、重要內容記錄,每三個月復習一次
e、每周寫書評
S3、1年365本書(成為閱讀達人)
當你達到這個境界后,其實閱讀已經很簡單了。
你自然就會去分享,也必然有一套成熟的生物鐘和閱讀覓食體系。
可參照@戰隼 的經驗
當然,更重要的是從這三部曲中,發現閱讀提升的幾個要素:找書,習慣,記錄,激勵,復習,消化,分享。
6、變速閱讀
這一點和@3、不必全讀,有相通之處。任何書,都有流水賬過渡篇,在閱讀這部分內容是時,看個大概,或者直接跳躍都是可以的。這些片段在于激活你的經驗,引用一些例子,或者詳細解釋原因來讓你更好地理解。而如果你能主動激活自己的經驗,那么這些例子,可以跳著看?;蛘呒铀倏?。
而遇到精化部分,你甚至要停下來畫個思維導圖,然后結合自己的經驗給出自己的方法。然后隨時準備實踐和復習。
7、鞏固吸收
讀完一本書,不意味著這本書就從你的書單里徹底消失了。一本好書,值得你一讀再讀。當你因為一本好書受益時,千萬不要覺得這本書已經升華了。這中間還差幾次復習鞏固。
8、不可全信
在這個信息時代,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會有無數的書,尤其是新興領域。在這種時候,讀書時切忌把作者當成神一樣的存在。如果你一開始就抱著完全相信這本書的心態,那么這不叫讀書,叫迷信。還是那句話,一本書能給你哪怕幾個微小的靈感,就已經很值得。當然,更多更好。
9、擺正姿態
別看到別人一年讀了幾百本書覺得自己弱爆了,沒必要。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還記得上面的S3階段么?是的,你也可以做到。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經歷這個階段,也不是讀的多就好的。讀得多讀得好的前提,是非常強大的閱讀技能支撐和非常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支撐,一定是慢慢修養來的。切忌一步登天。
而退一步說,只要能悅讀,哪怕一年只讀了十本書,為你所用。也已經非常好了(中國人年均0.7本)。
10、少耍流氓
任何實用類方法,不去實踐,就是耍流氓。而實踐的潤滑劑,是教授。所以,如果能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分享出去,這本書,被你榨出了額外價值。
二、方法篇
1、在開始閱讀前,對你的閱讀進行測速,這點非常關鍵,而且一定要用實體書和pdf來測速,不是說用kindle不好,只是kindle上看進度影響閱讀體驗。我以前的速度,1.2頁/分,大家也可以做參考,一般人閱讀技能大概在0.8~2之間,在往上就是訓練或大量閱讀煉成的了。
2、準備好你的傷痛事件,在我們的生涯中,會有無數的煩惱事件?;蚴菍ψ约寒a生重大影響的事件,這種事件,就是經驗的來源。讀,然后用,這是一本實用類書發揮其作用的唯一途徑。把獲取的方法論,與之前所做下的事相結合,是預習使用方法的最佳手段。
3、準備好一支筆,隨時記錄標記重點。如果你用的是電子書,手機就是最好的筆。下面會詳說。
測試方法:
挑選三個連續幾頁沒有大段空白和圖片的片段,分別讀五分鐘,看看讀了多少,取平均。
測好速度后,下面開始講方法。
(一)、讀前準備
要讓你愛上閱讀的前提,是找到一個感覺,而這種感覺,往往建立在基本好書之上。那么,現在先要解決幾個問題:如何找書、如何準備、如何決定閱讀速度。
1、找書
在今天,找書已經變得相當容易。
不知道自己想學什么:
(1)去圖書館掃書
(2)看書單推薦(這里推薦一個公眾號:書單)
(3)亞馬遜、京東暢銷榜,豆瓣熱門
(4)知乎搜書單
知道自己想學什么:
(1)豆瓣標簽搜尋
(2)知乎搜XXX書單
(3)問身邊有閱讀習慣的熟人
(4)圖書館掃專柜
在這里,推薦大家再找到書后,先別急著買,先到百度搜索一下:《書名》+pdf。
一般都能找到資源。找不到的話,鳩摩搜書,看看豆,讀遠等平臺搜索下試試。
如果你用Kindle:那么還有各種公眾號推送平臺。這里推薦一個免費的:kindle電子書庫。
之后進入下一步(如果你是在圖書館,那么直接進入下一步)。
如果你找到十本好書等等,也可以考慮在各種滿200-100的活動中入手。
2、檢書(解決速度和讀前準備)
檢書,顧名思義,是對你篩選出的書進行檢查。也是對你開啟本書的一種儀式,非常關鍵,不可取代。
對著你下載的pdf或者拿在手上的書(kindle用戶也推薦用pdf來檢書),做下面幾步:
(1)翻閱目錄、導讀、摘要、序 、黑體、引用、簡介等等。對本書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本書是講什么的,大概怎么講(順序),重點部分在哪,我的交集在哪,并定好閱讀速度。
(2)看一看你所感興趣的部分,五分鐘即可(最好是兩個小片段)。
(3)看看本書有幾頁,然后根據你的閱讀速度,估算你的讀書進度并規劃好時間。
(4)當你覺得此書的內容量非常大,需要硬啃時候,果斷買一本紙質書。不要猶豫。
(二)讀時
1、整體
經過了之前的檢書,我們初步了解了這本書的架構,知道哪部分是重點。在讀重點時,不用說,一定是更慢更仔細,而其他的部分,該過就過吧。
隨時準備著做批注并為好的觀點停下。同時,回憶自己過去的經驗,將知識嵌套在自己的經驗框架中??纯茨懿荒墚a生新的方法,然后再記下來。
閱讀時,最關鍵的,就是把書中的方法,拆出來,然后存好。為之后更好地消化吸收實踐。
2、紙質書
讀書特別是紙質書,一定要做到筆不離手。因為這是紙質書最大的優勢。也是讀紙質書,比電子書效率高的原因。
用筆,圈出任何你覺得給你啟發的點,畫出重要段落,標記重點,記錄靈感。
在節點或章節處停頓,進行整章節復述,在腦子里過一遍內容。然后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回顧。如果讀得盡興,可以在結束閱讀時做同樣的事。當然,如果是小說或其他類的書,可以不用停頓,只需要劃出做的比較好的事情,或者理論。然后在讀完整本書后進行整理(小說等)。
在書中,會有很多空白頁,在這些地方寫上自己的感想,作者的核心觀點,自己的反省等等。很多感想是留不住的。如果此時不寫,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3、電子書
電子書比起紙質書,方便但也不方便。方便在閱讀體驗,而不方便在拆出內容。一切都是公平的,方便的同時,就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不過,這些東西可以挽回。
如果你用手機閱讀器,精彩的片段,直接可以批注之后導出。相當于紙質書的勾畫。
如果你用Kindle,批注的文字可以在電腦上導出成文本(方法百度),也相當于勾畫。
但只解決勾畫,是不夠的。因為手機必須代替筆和紙的功能。而勾畫,只是其一部分。甚至不是核心。那核心是什么呢?便是激活的經驗和寫下的素材。
手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紙筆,其在靈感方面甚至超越紙筆。如果你用筆記類軟件,不僅勾畫批注的片段可以直接導入筆記軟件,你還能在筆記軟件里留下靈感。
在之后的整理消化時,只需要打開筆記軟件,就能夠完成整個流程。
而超越之處,在于搜索筆記的方便性大大地大于紙質書。如果你想高效閱讀,讀紙質書后,同樣要用到類似的軟件來梳理觀點。
而二者的最本質差別在于切換,你讀書讀得爽,突然要打開手機。打開手機后,你能否再繼續閱讀?這里涉及到太多的自我管理。所以,讀電子書時,有一個關鍵點,一定要讀完一章或一節后,再進行整理。以防被打斷后,把一個好的章節活活撕裂,這是非常殘忍的。
在對一章進行整理時,相比紙質書,你需要有很強的知識回顧能力才能做好。因為一章過后,你已經遺忘了一些東西。在聯系昨天內容,或者回顧昨天內容時候,更難。
但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久而久之地練習后,你就會習慣。而閱讀能力,也將隨之提高。
這不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么。
高效閱讀電子書,是這個世紀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十年后,可能真的要放下大部分紙質書了。也希望一直崇拜紙質書的朋友可以試一試。放棄電子閱讀的朋友,不妨重新撿起來。有kindle的話,那就更好了。
如果你沒有用筆記軟件的話,也不要緊,備忘錄都是有的,在備忘錄里,用語音文字輸入法,迅速留下文字,甚至比你寫字還快。當然,比起知識管理代表——筆記軟件來說,方法類似,不過這種方法在整體的整理上就差得多了。
說了那么多閱讀時要做的事情,其實一句話,就是將你需要的知識和你的感觸在此刻留下。
(三)、讀后
可以看到,讀書時,其實技巧方法不多,也不是很重要。只要你開始讀,其實效果也不會有差的太遠。這些差別主要在于讀得好不好,讀得快不快罷了。
其實讀得快,讀得好,與最終的吸收成長沒有必然的聯系。
讀得再好,好到把一本書全部背下來,讀得再快,快一個小時頂別人三個小時,而不去主動消化吸收的話,等于白搭。
幾乎所有的消化吸收,都在于讀后。所以,讀后非常關鍵。
讀前的找書和檢書,最終是為了讀后有更多收獲。讀時的勾畫和圈點,是為了讀后有更多東西能夠消化。可以這樣說,一切都是為讀后而服務。
讀后主要分為兩種:
1、片段后
嚴格地說,讀完一個片段,和讀時沒有本質差別。之所以這里拿出來說,是因為讀完一個片段后,不僅僅可以做到留下好的知識點,還可以直接開始寫感悟,或者出方法(即對內容進行加工),甚至出分享(當然,分享我個人建議全書讀完后再進行)。
當讀到一個自己覺得非常好的片段后,停下來,細細的揣摩下。這個東西和我有什么共鳴,為什么我會在這里停下來?一個片段之所以非常好,通常是和你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共鳴與連接。
當你讀完一章或者打算結束今天的閱讀時,在腦海中過一遍。
在重新開始閱讀時候,如果書的內容是聯系的,一定要先花個幾十秒,回顧下之前讀得內容。這樣做非常有效,一方面能幫助你進入閱讀狀態,另外一方面可以加強你對全書的整體認知。
2、全書后
當你讀完一整本書時,將你所寫下的全部靈感和方法進行加工融合,最終會產生一個合適的全局心得。這個心得,就是你從這本書中獲得的全部東西了。
得到心得后,本書的發揮的作用,才剛剛開始。
如果你從書中學到了早起時候要先在床上躺三分鐘,那么你在下次早起時,請實踐這個方法。
你必須要去實踐你從書中獲得的心得。如果你不去實踐,那么你僅僅是知道這個心得罷了,和不知道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不去實踐是方法論閱讀界的耍流氓(當然,這僅限于方法論的書籍,方法論的精髓,就是那個方法,而知道方法到方法內化,是完成蛻變的核心)。
實踐后,不斷對這個方法進行自我加工,讓其變成適合你節奏的方法。比如書中的作者從八點自然醒,進化到六點自然醒,你是否能從六點提到五點呢?
那其他類型的書,怎么辦?其他類型的書,非常復雜,正如一萬個讀者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在閱讀情志類的書時,一定會獲得不同的收獲,甚至截然不同。
當你從這些書中收獲時(比如從合適的書中獲取一個道理,一種情懷,一種思想,一種觀念等)。你的軟實力已經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而你讀那樣的書,大部分就是帶著提升你的精神境界的目的而讀(小說也是同樣)。獲得這些潛移默化的東西其實已經足夠了,不必作太多要求。
當然,如果你已經產生提煉方法論的習慣,那么這些書,你也能拆出方法(比如人物傳記中,人物逆襲的關鍵性事件,小說中導致情節逆轉的行為等等)。
而如果此時,你帶著自己的悲慘事件來,你也許會得到悲慘的解釋。
如果你帶著看看本書結構寫法構思的準備來,這時候,你會得到答案。
如果你什么都不帶,換句話說,不進行閱讀前的準備的話。你的收獲,會少很多。
是的,你收獲的多少,非常大的一部分來源與你帶著什么來讀。
所以,帶著目的去看一本書,非常關鍵。方法論如此,在非方法論,更是如此。
當你讀完一本書,你消化的知識,其實還很少。只有完成輸出后,你的知識消化率才有本質提升。
輸出的方法,除了我一直強調的實踐之外,還有教授。正如我現在將自己的閱讀心得分享出來,能說出的,一定是掌握了的,而在寫的過程,也是對自己知識結構重新梳理的過程。寫完之后,知識比例定能有所提升。
那么怎么教授?最簡單的,就是寫在簡書里,既能為自身品牌進行維護,又能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思維能力等等一系列在這個碎片時代很難訓練的能力。何樂不為?
當然,如果你有個人公眾號,個人博客,你也可以選擇在你的自媒體上去傳授輸出。
除了互聯網,你還可以傳授給你的好友,傳授給好友對你的幫助,絕對不會比互聯網少。因為當你的朋友看到你的心血時,TA會無比感動,然后,心血終將互換。而且,傳授給朋友的過程,無比輕松自在。
簡而言之,將你實踐的方法,傳授給其他人。
三、工具篇
閱讀時候,有非常多可以訓練的,也有非常多的工具,有些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了,這里將系統呈現。
(零)、整體
1、番茄鐘
我個人推薦,如果你實在控制不住自己,就用番茄鐘的工作方法來幫助自己集中時間和注意力。當然我不推薦,我認為按照事情的節點做事,比以時間節點做事系統得多(想想,你讀得正爽,突然番茄鐘完成,或者,你讀的很不爽,但是番茄鐘沒到,這些都是效率中的大忌)。
2、記錄條
記錄條很關鍵,作用就是記錄你每天的閱讀情況。我的格式如下(時間段,頁數<紙質書>、百分百<kindle>,整體感悟)。這種小東西,非常能激勵你。
3、白紙(導圖軟件)
在做整體回顧時,白紙很重要,當然你也可以用便簽紙代替。其作用是而為了作出書中的邏輯導圖,這種梳理,效率非常的高。
4、搜索資源工具
pdf或其他:自行百度(網盤搜索,鳩摩搜書)
書單:公眾號書單、豆瓣、知乎、簡書
(一)、紙質書
1、筆和手指
除了將重點勾畫出來之外,筆還可以作為提升效率的工具,當你分心的時候,用筆指著文字,一點一點掃過去。手指也是同樣作用。
2、便簽紙
很多時候,在周圍的空白區域寫東西,格式讓人難堪。如果用上便簽紙,簡約而又美。
(二)、電子書(手機)
1、訊飛輸入法、搜狗輸入法
這兩個輸入法能語音轉文字,并且正確率非常高。在閱讀產生感想時,記錄非???。
2、筆記軟件
記錄所有的閱讀資訊,原文,感想等等,還可以整合所有的讀書靈感于一體,非常效率。
3、屏蔽工具
番茄土豆,可以用番茄鐘碎片閱讀的同時,也能屏蔽通知,方便你進行整塊時間的閱讀。
offtime,原理同上,同時還能記錄你的解鎖此時和APP使用情況,高效無比。
(三)、Kindle
1、電子書推送
比如之前推薦的Kindle電子書庫,有非常多的寶貴資源,而且不用連接數據線,直接就可以推送進kindle,非常方便。
2、kindlemate
這個軟件可以把kindle的批注導出,在整理的時候非常方便。用kindle 閱讀的人都會有一個問題就是不方便做筆記,所以,批注好,讀完一本書后,導出批注,將這些批注和自己之前記下的靈感相結合,產生系統性的輸出。算是一種高效的曲線救國方法。
3、白紙和手機
kindle沒有便簽條和旁白一說。一切都得從長計議,方法同上。
四、提升工具
1、閱讀社群
拆書幫、十點讀書會、大咖舉辦的閱讀營等,自行搜。
這些社群可以幫你系統性地提高閱讀效率和能力。
2、3-2-1提速訓練
閱讀一個整體片段(沒讀過的)三分鐘,標記位置。
讀二分鐘,到標記處。讀一分鐘,到標記處。
如果速度不夠,用眼睛手指移動的模式來,只要不斷加快手指移動速度即可,不用擔心對焦的有效性。你會發現,你的速度非常驚人。
3、3-2-1進階
第一輪,做出敘述框架,第二輪,帶著什么沒充分的問題讀,第三輪,補充。
4、身體技巧
回憶片段時,眼球左上方動,創造片段時,眼球右上方動。
5、capslock+
這是一款效率工具,在你寫作時幫助非常大,啟用了切換大小寫的鍵作為快捷鍵之一。
(想象一下代表復制粘貼的ctrl+c,ctrl+v,相信你常用吧,其實還有capslock+c,capslock+v,同樣是復制粘貼,而且是與ctrl獨立的粘貼板。)
6、markdown
寫內容的時候,這個工具一定能幫助你大幅度提升效率,非常實用。
不知不覺已經寫了非常多了,希望能給讀到的小伙伴一點幫助,在閱讀這件事上,走得更穩。
還有很多好的東西沒寫(比如閱讀層次,讀者層次,進階層次等等),大伙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私信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