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你辛苦了,一上午門診量三十多個”
——“你也挺辛苦的,要耐心的處理好本科的工作”
為了一個目標,更好的傳承祖國醫學,更好的用中醫中藥為患者服務,苦點累點算什么??
師生之間別客氣,今后的路還很長,加油!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7年6月23日 星期六
今天是劉老師第一次來我們醫院坐診,剛進門坐下,還沒說兩句話,因為有患者老早等著了,便開始診病,開始了一天的繁忙工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師都說了,苦點累點算什么??我們作為小輩的,還有什么資格喊累,和我們所做的事情比起來,個人苦累又算什么呢?
似乎所有的中醫人達成了默契,心照不宣,那就是為了祖國醫學的傳承和發揚,用中醫中藥真正為老百姓服務,是我們的共同目標!能為中醫說話的,似乎只有自己,這也是心照不宣的默契,那就是:用療效為中醫說話!
起先,在我們基層醫院對于我一個三十出頭的小小中醫的來說,可謂“門可羅雀”,但由于劉老師的到來,眾多患者慕名而來,診室里,走廊上,熱鬧非凡,“門庭若市”……
這意味著,不只是忙,還有一場亂,前所未有的“兵荒馬亂”……對于藥房的同事們來說,增加了不只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工作量!
圖片發自簡書App
開出去的處方,像“圣潔”的白鴿,飛了回來,主要是,缺藥,我開方的涉獵范圍小,劉老師開的范圍廣,老師邊改方邊皺眉,這個藥你怎么不進?我心虛的很!改的多了,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好好的一方子,缺主藥,簡直是極大的“殘忍”,我能理解那種感覺,我也面對過這種情況,即便你滿腹牢騷誰能理解?再往下,缺少的更多了,我覺得我自己極沒有存在感,這么多年我干了什么,對啊,這個藥怎么能沒有呢?想了想,感覺像一過性失憶,也不記得我有看過什么病號了,反正什么都想不起來了,我是不是“冬眠”去了?我是不是光玩了呢?
還有就是亂,藥房的同事好多不認識的字,我說習慣了就好了,我也給劉老師說了藥房有不認識的,老師說,我這是很工整了,沒有連筆,告訴他們不懂就問,本著負責的態度,不能怕麻煩。想起來我當時跟劉老師學習的時候,時間久了,我都是看倒字抄方,后來時間久了,劉老師讓我開方,他倒著看我的字,似乎很默契,現在一個方子的整體思路,一味藥物的用意,不用說我自然心神領會!這種感覺很奇妙!
腦子亂哄哄的,看著劉老師坐在那里紋絲不動,無視外界紛擾,同為中醫我實在太不合格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了,劉老師還是這種狀態,不急不躁。處理完最后一個病號,已經十二點半了,老師趕緊問我,洗手間在哪?我才意識到,自從坐下來,老師一上午就沒動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后來,我們院長說,你不應該跟著劉老師學習的嗎?我想是啊,一直都是的,我喜歡記錄病案,記錄處方!我非常喜歡干這些,能有這樣的機會學習是多么不容易啊,我喜歡看著這些患者通過治療一個個好起來,可是我今天都干了什么呢?還忙的連水都喝不上,以至于吃飯的時候,什么也吃不下去,猛灌水。
①,潛意識里我覺得,我應該詳細記錄患者的情況,尤其是今天首診多,我必須記下來患者的基本信息,地址和電話號碼,以便隨訪。我保留了處方,一張處方里涵蓋了患者的病因病機,臨床癥狀,我打隨訪可以看著處方打,就知道患者怎么回事了,即便有些偏差,以后隨訪的時候也可以進一步核實。
因為,我現在終于意識到隨訪的重要性,這幾年我忽略了這個,所以我也沒能干的多好,這方面也沒有用過心,療效好的,復診的時候,肯定說好,療效不好的,說不定就不來了,我就是光能接觸到復診的,療效好的!這樣,我一直覺得自己“還不錯”,而沾沾自喜!容易誤導!
開了方子,無論什么樣的效果,作為醫生都應該有“知情權”,尤其效果不理想的,只有不斷總結,吸取經驗才能夠進步,醫生開方卻不知道效果如何,稀里糊涂,等于干活白干,其實不在于多,而在于干一個,能保證最好,心中有數。方向很重要,態度很重要。
②、另一方面我覺得,現在畢竟和進修還是有所不同的,是老師來我們這里幫忙,比如開方以外的注意事項,或一些患者的疑問等等,我盡量多做溝通,我能處理好盡量不要去麻煩老師,讓老師專心診脈看病。
由于第一次來,我們很多工作做的不到位,沒有經驗,手忙腳亂,今天不光累,還效率太低!以后會越來越好 。
短短半天時間,引起了我的的思考!
思維局限,畏手畏腳。老師說,好多蟲類藥你都沒有,你怎么用,怎么看病的,我說蟲類藥太貴了,僅一味藥有可能趕全副中藥幾倍的價格,老師說不是貴,而是必須有!你沒有就沒法保證療效。其實,這個現象,不止我,基層醫院的藥有一個衛生平臺,藥品價格一直受限制,平臺外的再好也沒法用。可是,我們中藥并沒有,中藥的情況也和原來不一樣,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而我自己把自己我“同化”進去了!還有,進步是逐步形成的,知道不足之處要改正,但也要符合現實。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某個高度,不能浮躁。
老師說醫生的性格就是越來越小心,你現在年輕,應該是什么都敢用,不然以后年齡大了更敢用了!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其實,任何一個行業的要求離不開膽大心細,我想了想,服中藥服出問題的,還真沒有見到過,那就不要怕!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只要不違背原則,思路嚴謹,用心對待就好!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沒有底氣,底氣是哪里來的呢?當然不會清空而來,來自于臨床上經驗的積累,而我性情浮躁,所以靜不下心來看書,知識面局限,思路打不開。越打不開越影響療效,進去了一個不好的循環,這一點,要好好反思自己。
晚上沒事的時候,算了下今天的工作量,我給老師發了個信息,說老師辛苦了!老師看到后回了過來,就是剛開始的對話
老師的話,樸實無華,確又境界很高!我們努力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就像那句話說的:吃飯為了活著,而活著并不是僅僅為了吃飯!
作為醫生來講,我們的意義在于看到患者經過治療,你能親手讓他恢復健康,這就是一個醫生的幸福!
作為中醫來說,能發揮中醫藥特色,運用中醫特長,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做些什么,這是一個中醫的幸福!
從更大的方向講,我們為了祖國醫學的傳承發揚,共同努力,作為老師,能夠不遺余力,盡我所能,傳道授業,薪火相傳!難能可貴!我們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是的,今后的路還很長,我會堅定的走下去,承蒙老師不棄和厚愛,我們共同努力,加油!
是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攜手而同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