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在地鐵上看完的書《布魯克林有棵樹》。最近的生活變成了兼職和備考,花在通勤路上的時間還挺多的,所以每天拿著閱讀器,坐地鐵時就看書。
這本書的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在地鐵上看的,能在地鐵上面看進(jìn)去一本書,首先它的閱讀難度就不是很大了。在換乘時,能隨時看的進(jìn)去,也能隨時走出來。雖然還是有那么幾次,自己看著看著反應(yīng)過來時,已經(jīng)坐過站了。
這本書是一部小說,主要講了諾蘭一家在布魯克林的生活,筆墨描寫的最多的便是諾蘭家的大女兒:弗蘭茜了。從弗蘭茜快要上學(xué)開篇,到將要去上大學(xué)而結(jié)束。他們生活的地方在布魯克林,他們家是貧窮的,但是他們家并沒有充斥著怨恨、自卑……等一切不好的詞。
相反的,除了爸爸會醉酒這一點不好外,他們家充滿了愛與溫馨。他們遇到困難共渡難關(guān),攜手同行。父母沒有受到過教育,但是每天都會堅持閱讀書;處在貧窮中,每天都堅持存錢。
諾蘭一家的爸爸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人物,雖然在撐起整個家來說,他帶著失敗。但是他對弗蘭茜充滿父愛,喜歡叫弗蘭茜為“小歌后”。他理解弗蘭茜,帶給弗蘭茜想象力,支持弗蘭茜的想法,并幫助她完成她想要做的事情。每逢看見小說中弗蘭茜和他爸爸相處,我都看的津津有味。
還有因為爸爸的工作,回家的時間不是很固定。他們一家約定爸爸快要到家的時候開始唱歌,根據(jù)家門的打開后歌曲有沒有唱完而打賭,好有愛的方式。
在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甚至有點不喜歡諾蘭一家的母親。她偏愛兒子,不能夠理解弗蘭茜,總是按照自己的事情想法做一切事情。但是看到后面,我才發(fā)現(xiàn),屬于她的心酸,作為一個母親的心酸。
由于爸爸的不作為,她付出的更多。她勤勞能干、情緒穩(wěn)定,把家里面的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原文"凱蒂(諾看一家母親)有強(qiáng)烈的生存欲望,這使得她成為一名戰(zhàn)士。喬尼(諾蘭一家的爸爸)渴望永生,這使得他成為無用的夢想家。他們雖然愛著彼此,但他們的人生卻截然不同。"
她堅持讓孩子閱讀、堅持讓他們上學(xué),堅持存錢以備不時之需。堅持閱讀和和存錢都是她媽媽教給她的。
對于閱讀原文有這樣的對話:
“媽媽,我還小。媽媽,我才十八歲。我身強(qiáng)力壯,我會努力干活兒去賺錢,媽媽。但是,我不希望這個孩子長大以后,也靠干力氣活兒掙錢。我該怎么做,媽媽,我該做什么才能改變她的命運(yùn)?我該怎么開始?”
“訣竅就是:讀書寫字。你自己識字,選一本好書,每天給孩子讀一頁。每天都必須這樣做,一直堅持到孩子自己會讀為止。然后,讓她每天堅持讀書,我知道這就是秘訣。”
對于如何存錢,是這樣描述的
“每天五分錢,看起來不多。但是,這五分錢從哪里來呢?我們現(xiàn)在就不夠用,又添了一張嘴……”
“你必須按我說的做。你去蔬菜水果店,問胡蘿卜多少錢一捆。老板會告訴你說三分錢。然后你就四處走走看看,找一捆不那么新鮮、不那么大的胡蘿卜。你對老板說:‘這捆賣相不好,可不可以兩分錢賣給我?’說話的時候要理直氣壯,他就會兩分錢賣給你了。你把省下的那一分錢放進(jìn)星形存錢罐里。現(xiàn)在是冬天,比方說,你要兩毛五分錢的煤。天氣寒冷,你想給爐子生火。但是,等一等!你再等一小時,忍一小時的寒冷。披上披肩,對自己說,我受凍,因為我要攢錢買地。這一小時可以節(jié)約三分錢的煤,你的存錢罐里又多了三分錢。晚上一個人的時候,你不要點燈,坐在黑暗中胡思亂想一會兒。算算自己又省了多少油錢,然后把錢放進(jìn)存錢罐。你的錢會不斷增加。將來有一天,等你攢到五十塊錢的時候,你就可以在這座島上買一塊地了。”
她明事理,即使在極度缺錢的情況下,也會做出一些可愛的事情。比如她允許孩子們不喜歡喝咖啡而倒掉,她說:和其他人一樣,弗蘭茜有權(quán)每頓飯喝一杯咖啡。如果她覺得倒掉比喝掉更好,那也是她自己的權(quán)利。像我們這種人,能夠偶爾浪費(fèi)一次東西也不錯,我們可以乘機(jī)體驗一下,有錢任性、不用東挪西借是個什么東西。;還有她給小費(fèi)的時候。她的身上閃著,靠自己勞動掙錢的光芒。
即使偏愛兒子,但也是愛著弗蘭茜的。她教會她道理,給她講解性知識。在生第三胎的時候,為了保護(hù)弗蘭茜不受傷害,把她支出去買東西。在弗蘭茜受到愛情傷害的時候,告訴她:
“有兩個真相。”凱蒂終于說話了,“作為母親,我要說,一個女孩和一個陌生男人認(rèn)識不到四十八小時,竟然同意和他睡覺,這簡直糟糕透頂。你可能遭遇更可怕的事情,你的一生可能徹底毀滅。作為你的母親,我實話實說。”
“但是,作為女人……”她猶豫了一下,“作為女人,我會告訴你真心話。這是一次非常美好的經(jīng)歷。因為只有這一次,你愛得隨心所欲。”
特別在爸爸離世后,這個家靠著母親支撐著。這樣一位人物,讓我討厭不起來。書里面弗蘭茜的弟弟筆墨比較少。寫的最多的便是弗蘭茜了。我很喜歡這位女孩子,隨著我的閱讀,她長大了,要去讀大學(xué)了 , 要成為女人了。
她熱愛閱讀,富有想象力。在校學(xué)習(xí)的時候?qū)懽髂芰捅缓芎玫捏w現(xiàn)出來。但是當(dāng)她不寫優(yōu)美的文字,而寫一些她身邊的事情時,她的老師指責(zé)她寫的事情。弗蘭茜在思考中發(fā)現(xiàn)老師是錯誤的,她看不見貧窮,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不迎合老師,堅持自我,并不因為家里面的貧窮而自卑。
相反的,她熱愛她生活的地方,認(rèn)為那是她一切的源泉。
她聰明,學(xué)習(xí)東西很快,做事情有毅力。為了給家里面補(bǔ)貼家用,早早上班,每一份工作都適應(yīng)的很好,學(xué)的也很快。這個部分真的帶有大女主的感覺了。
很喜歡這一本小說,作者運(yùn)用全知視覺描寫,將筆墨集中在一位喜歡閱讀、觀察和思考的弗蘭茜上,解開諾蘭一家在布魯克林的生活。書里面有很多細(xì)微處描寫,看的時候很容易帶進(jìn)去共情。或許每一位喜歡閱讀和寫作的人都能在弗蘭茜身上看到屬于自己的影子。
她說:長大以后,他一定要努力工作,把她喜歡的書全部買齊。
她說:讓我頭痛的,是生活——除了生活,每別的原因
她發(fā)現(xiàn),變化的世界,而不是她自己。
……
看完這本書,有個小小的發(fā)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書中描寫的是小時候,書寫的人已經(jīng)長大成人,所以書里面的筆墨仍然屬于長大成人的人,剛好觀看的人也屬于這一類人,他們被帶到了過去。
這就像是,我在書中借著一些文字,通過記憶回到了過去,共情著那時候的自己。想著那時候的一些感受、反思著那時候出現(xiàn)的一些行為。
但這一切都不是那時候的我,那時候的我一定要寫下什么,肯定也不是現(xiàn)在的文字。所以我共情的書中的感受,并不是那時候的我,而只是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我在作者描繪的世界中走了一圈,那些經(jīng)歷和感受都屬于此刻的我。
記得有一次出地鐵的時候,腦子里面蹦出來一句話:如果哪一天我處于貧窮中,我就要再一次打開這一本小說,再一次看看諾蘭一家。看看他們?nèi)绾卧谪毟F中和生活斗智斗勇。
最后在此處摘抄一個句子:
“親愛的上帝”,她祈禱道,“讓我在我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有所收獲吧,讓我歡喜讓我憂,讓我溫暖讓我寒,讓我忍饑挨餓……讓我酒足飯飽。讓我衣衫襤褸,讓我錦衣華服。讓我真誠,讓我狡詐。讓我坦誠相告,讓我謊話連篇。讓我備受敬仰,讓我罪大惡極。只要讓我每時每刻都無憂無慮地承蒙上帝的祝福。睡覺的時候,讓我一直做夢吧,這樣人生中的每個片段都不會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