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游戲又輸了。
輸贏本是常事,沒什么大不了的。這是一句很雞湯的話。但其實要真的做到像沒什么事發(fā)生一樣,卻是挺難的。
1:拆完一塔之后,虛空還在線上補刀,隊友一窩去了野區(qū),插了個真眼。
虛空死了,臨死前放了個大,罩住了隱刺軍團巫醫(yī),秒了對面的巫醫(yī)。隊友才過來,小團滅。
2:虛空打野被抓了,軍團跳大直接被集火秒,緊接著藍貓也死了。我說散散散,10秒之后,還是團滅了。
3:虛空說,線都沒有,沒地方打錢。然后黑賢一個離子盾骨法一個B兵線又過去了。離黑黃還差200塊錢。
4:下路守高,虛空大之后軍團和劍圣殘血極限TG,于是又團滅了。虛空問,怎么不打?骨法說,我看他們都快沒血了所以就沒管他們了。
我就是那個虛空。
大酒神說dota只要記住兩點就夠了,大局觀和小細節(jié),抓住這兩點,要想贏很簡單。
也有人說dota是意識和操作。也對,意識到位之后操作跟得上,在路人局里,要想輸,也挺難。
而我偏偏不是那個意識和操作都很牛逼的人。
所以我說,溝通和執(zhí)行,是我們贏的法寶。
在1的案例里,沒和隊友說任何一句話,這本是一場可打可不打的團戰(zhàn),而我脫離了團隊,錯誤主要在我。如果跟隊友抱團,或許就不會輸。
在2的案例里,在已經明確溝通的前提下,如果良好的執(zhí)行,也不會死那么慘。
至于3和4.
開黑開多了,覺得還是路人好。溝通如果不能良好的執(zhí)行,還不如不溝通,安安心心打自己的,哪怕是輸了,也不會那么揪心。
可畢竟不是大神,做不到1v5團滅對方之后淡定地說一句:“對不起,這局我想贏。”
所以會對隊友抱有期望,期望越是越大,失望之后就越是落寞。
游戲嘛,看開了就好。他們說。我也這么說。
可真若是勝不榮敗不恥,像個圣人一樣。人生顯得太過無聊和虛幻。我們需要為失敗而感到羞恥,真是這份羞恥催使我們上進,催使我們更加努力,催生我們對勝的渴望。而勝利之后的榮耀,則讓我們覺得所有的付出與努力沒有白費。
看的太開,只會失去生活和游戲的樂趣。
我大學的室友,包括現(xiàn)在的一個室友,有時候在開局或者前期送了幾個人頭之后,便瞬時喪失了繼續(xù)游戲的動力,覺得此局必輸無疑。我相信好多打dota的人都是這樣的。尤其是dota1這種可以直接退的。dota2也能退,不過dota2的懲罰力度更加大,退出的成本更高,所以相對而言好一點。
溝通無效之后,再溝通,卻只會更心累。
前天看了《悟空傳》,感慨也是良多。的確是一本很贊的書。原本以為是一場艱苦而卓越的修行,最后只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我不去談八戒與阿月的愛情,不去談唐僧和小白龍的感情,不去談悟空和紫霞的感情,也不談沙僧的勢利陰暗與唐僧那幾句顯示出人性的話。
我最有感觸的,是那段悟空遁入菩提虛空,回憶(或者說被回憶)起自己拜師、重新認識自我的那段、以及須菩提和金蟬子的那兩首歌。
仙人正是應該如此的,興高而曲和,唱天唱地唱三界虛空,而不是被那些所謂的天庭律例所捆縛,那樣只不過是從人間的囚牢轉入另一個囚牢,這個囚牢比在人間的更難煎熬,更望不到邊際。雖是長生不死,可卻是這份長生不死使剩下的時光顯得多么的無聊蒼白。
無聊了,總是要找事情做的。
所以就出了“西游”,所謂的宿命,是身為棋子對天地的質問和怒喊,你在這里降妖伏魔的時候,那些神仙,說不定正在下注你可以用多少招將對方打敗、或者被對方打敗。
是有多無聊呢?可這似乎是他們長生生涯中唯一的樂趣了。
很難有閑人,真的愿意去花幾十萬年梳理小星星擺個銀河吧。而她所做的一切,也只是為了讓他看看呢——因為你在看,那么所有無聊的事,竟變得是如此的有趣。
我們總是也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緯度去看這個世界,若是真能跳出五行三界,或許看到的只是虛無和三空吧。
一如盜墓里張起靈說云頂天宮的那扇大門之后,是天地的終極,昆侖上西王母那個石頭里,是虛空。
而虛空,生了萬物。
-END
題外話,好久不碼字,許久未看書,不知如何整理語言,開始拾起文字,記錄一些生活的想法吧。
畢竟我跳不出五行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