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
1 a非理想主義。
成熟的心不會有完美主義,它安住在存有的慈悲中,而不在完美的楷模里。
非理想主義的靈性不會尋求完美的世界,也不試圖使自己、身體與人格變得完美。
靈性生活并不是尋求收獲或成就,而是去愛和自由。
b 仁慈(接納)
靈性成熟的第二個特質是仁慈,它是以自我接納為基礎。
你不需要當好人,當正確的,對的人。
成熟的靈性會反映出我們內心深處感恩與寬恕的能力。
c 耐性
成熟的靈性了解覺醒的過程需要經過許多季節和周期,它要求我們作出最深的承諾,在心中坐定,并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敞開。
真正的耐性不是為了要有所得,也不是為了任何成就。耐性是讓我們耐心,等待,接受,不評判。
d 活在當下
活(順應結合當時當下的狀態,情境等,為所當為為所能為盡力而為),在(心在身在),當下(此時此地)。
e 整合而體證的神圣
不分裂,不分別,整合一。
體證,我們的所想、所言、所做即是我們的生活。
f 不知道
承認自己的不知道,真正的謙虛好奇與開放
g 彈性
靈性成熟使我們像竹子一樣,可以在風中擺動,以我們的心與認識來回應世界,尊重周遭不斷變化的環境。
靈性成熟的人已學會活在當下和放下的偉大藝術,彈性使我們能了解并不是只有一種修行方式,也不是只有一種美好的靈性傳承,而是有許多方式;了解靈性生活不是采納某種特定的哲學、整套信仰或教法,不能據此反對某人或某事。這是一種心的自在,了解所有靈性工具都只是竹筏,用來跨越河流,達到自由。
h 擁抱對立面
擁抱對立面,這種能力可以讓心容納生命的矛盾。一個人的成長中,有一天終于會了解身邊的人同時有好有壞:有愛,也有憤怒;有慷慨,也有恐懼。
我們不再尋找完美的父母、具有完美智慧的上師,也不再嘗試找到全然美好的事物,以對抗全然不好的事物,也不會再區分受害者與施虐者。我們開始了解每一面都包含了對立面。
當我們擁抱生命中的對立面,就容納了自己的生與死,自身的喜悅與痛苦,將兩面看成不可分開的。以輕松幽默的態度擁抱它,與之完全和平相處。
i 智慧而慈悲的關系
我們在一切事物間找到智慧而慈悲的關系,就是找到全然尊重它們的能力。
我們對生活中發生的事可能沒有什么控制力,成熟的靈性就是在關系中接納,視一切為神圣的。
j 平凡
靈性生活的平凡來自學會信賴的心,來自對生命恩典的感激。
當我們就只是自己,不偽裝也不作假,就能在宇宙中安息。在這種平凡中,沒有高下之分,不需要改善什么,不需要渴望什么,只是在愛與了解中向世界的喜悅和苦難敞開。
2 人來到地球是一種光榮,是為了學習和成長,而當下每個人都要肯定自己活在地球的每一天。它是個無價的訓練機會,也是崇高且神圣的過程。我們在地球的生涯,只是靈魂旅途中的一站而已,我們既然活在這個地方,就應心存喜樂,按照心中最美好的理想,盡己所能地助人和努力付出,讓世界跟自己都變得更好。這是人類輪回于世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