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喚醒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對人格完善的追求,對內在潛能的探求,對生命價值的尋求。
? ? ? 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我從無法理解哪些所謂的“壞孩子”到現在能夠包容每一個孩子。這個過程中,有教育理念的轉變,有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反思,還有年齡變化后對生命的重新認識。
? ? ?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社會對每位教師的要求。那么,我們對學生做什么樣的要求呢?我想:教育的核心素養就是培養具有自我教育能力、擁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人。隨著教育環境的變化,家長們的焦慮,教室里無處不在的內卷,讓原本應該愉快地享受教育過程的孩子們開始變得焦躁不安、惶惶不可終日。因此,喚醒青少年對生命價值的正確認識迫在眉睫。
? ? ? ? 就個人而言,生命價值強調了個體的自我實現和幸福追求。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發展自己的潛能,實現個人的人生目標。個人的生命價值不僅是經濟財富的累積,還包括對他人的價值認同、情感交流和精神追求。我們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而在讀著童話故事長大的孩子們眼里,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并非如此,這就影響了他們對個人生命價值的正確判斷,從而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孩子依賴網絡游戲等虛擬的東西去實現自己所謂的王者之道。久而久之,他就開始沉迷網絡游戲,厭學、逃學等一系列問題便接踵而至。當一個孩子長久處于這種虛幻的世界里時,他會刻意疏遠自己周圍的真實世界。如果有人在不經意間將他拉入現實,那么他所表現出來的就是盡快從現實世界里消失。此時,悲劇也將應運而生。
? ? ? 有人說:“將科學家培養成木匠或者將木匠培養成科學家都是教育的失敗。”我相信每位教師都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孤獨行者。每個孩子也都是造物主精心雕琢的天使,然而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教育理念卻讓他們良莠不齊。我想,我們的教育從來都不缺少專家,卻缺少一顆心——平常心。如果我們能理性地看待分數,能用一顆平常心對待教育,能讓生命教育成為孩子入學時必不可少的一門課,也許我們遇見的將不再是悲劇,而是幸福和美好。
? ? ? ? 這個四月,讓我們帶著對生命的敬畏,對教育的熱愛,躬耕于三尺講臺,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健康成長,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