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子在桑葉上行走,小編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
成都,休閑之都,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細細一算,來成都居住已經有3年半的時間,去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游了文殊院、青羊宮、大慈寺、寬窄巷子、東郊記憶;自駕去了街子、安仁、黃龍溪、洛帶、元通等古鎮;還去過龍泉驛石經寺、都江堰普照寺、成華區昭覺寺;也曾攀爬過崇州市鳳棲山、龍泉驛紫霞山、金堂縣云頂山、大邑縣藥師巖;打卡過青龍湖、東安湖、錦城湖、北湖等公園......
幾年游玩下來,對成都及周邊景區景點的分布有了初步印象和了解,一直想梳理成文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來蓉旅行的游客有所幫助。
就從成都印象說起。
成都,四川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 ,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為超大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
全市下轄12個市轄區(青羊區、錦江區、武候區、成華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新津區)、3個縣(蒲江縣、大邑縣、金堂縣)、代管5個縣級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簡陽市),總面積14335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2119.2萬人。
成都還有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成都東部新區三個功能區。
成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發祥地 。境內金沙遺址有3000年歷史 ,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故名成都;蜀漢、成漢、前蜀、后蜀等政權先后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會,發明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個是多云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征的形象描述;另一個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5℃),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在5℃以上,但由于陰天多,空氣潮濕,卻顯得很陰冷。
成都是“休閑之都”,“慢生活”標簽與快節奏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比,成都確實與眾不同。
我在網上查閱到這樣一些統計數據:成都共有博物館(含民辦)160個,文化館23個,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23個,書店也是全國最多的共有1129家。
成都擁有全國最多的茶館達9000余家,上千家的串串香,滿大街的火鍋店。茶館隨處可見,特別是在一些城鄉結合部,至今還能看見木桌、竹椅、茉莉花茶的熱鬧場景,有老人,也有年輕人,那場面既安逸又生活。
說到美食,成都更是讓很多城市敗下陣來。川菜是全國四大菜系之一,在成都匯聚了眾多的美食,有省內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有全國知名的餐飲美食入駐成都,一條條美食街應運而生。寬窄巷子、錦里、香香巷等成為游客的打卡地。
成都是西南旅游中心城市之一,擁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樓、青羊宮、文殊院、明蜀王陵、昭覺寺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成都也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擁有大熊貓基地。
成都還是盛產美女的地方,精致而溫婉,在春熙路、太古里等熱鬧地段與美女們擦肩而過是隨時發生的事情,男士們在這里會得一種病叫“回頭病”、“眼送病”,人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還久久地在身邊盤旋,讓人“眼迷心醉”。
要想知道這些景觀景點在成都什么位置、有什么看點,下一篇文章讓我們走進成都五個核心區之一的錦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