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今天Biky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人人都在曬,憑什么你出彩?》
“創意不是一種天分,而是一種經營。” —英國演員 約翰.克利斯
從當當下單這本書,是因為它的題目很吸引我,是呀,憑什么你出彩呢?我很想知道耶!
而且,它的副標題也很有趣—“玩轉社交網絡的10堂創意自修課”!
在這個無時無刻都在說個人品牌的時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運營自己的社交網絡呢?這個問題顯得尤其重要,非常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去探究。
“當別人都在曬自拍、曬美食、曬孩子的時候,加一點創意,曬出你的靈感、你的夢想、和每一天新的收獲,讓機會主動找到上你吧。”
如何才能收到注目?如何找到觀眾?你是怎么辦到的?
作者說,他知道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世,讓人發掘,同時又能專注于讓自己的能力卓越超群。你們猜猜答案是什么?
是的,就是“分享”!
把分享當作例行公事,對自己當下的工作開誠布公,持續在網絡上分享工作的點點滴滴,包括想法和收獲。這樣,你可以把大部分時間、經歷和心思,都用來琢磨技巧、學習技能,或是經營一項事業,同時,你還可以讓你的工作或者作品有機會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曬出你的點子!
那么,如何進行分享呢?需要注意什么細節呢?作者在書里面分享了10個方面。
一,你不必是天才。
在這一章,我很喜歡一句話,“付出點什么,總比不付出要好”。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天才,只要找到自己擅長的東西,有什么,就給什么,就好了。我們也可以注意別人在分享什么,記下來別人不會分享的是哪些內容或者領域?可否憑一己之力補上空缺呢?
二,專注過程,而非結果。
許多人覺得自己埋首工作,一整天下來沒什么可以分享的東西。但是,無論你的工作是什么,你的所作所為都是一門藝術,如果你自己看不到實質性的工作成果,那么分享你的創作過程才最有價值。
如何在什么都沒有的情況下曬出作品呢?那就是,像拍紀錄片一樣翔實記錄自己的所作所為。你可以開始寫工作日志,在筆記本記下你的想法,或者用錄音APP把想法錄下來,手邊留一本剪貼本。
三,每天分享一點點。
專注每一天!文章、電子郵件、推特短文、小視頻等等。“你現在在做什么?”,用力想這個問題,你就會言之有物。不要曬你吃什么午餐、喝什么拿鐵,曬你的工作!
當然,作者也提到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維護你的網絡名聲!你可以盡情地在網絡揮灑你的想法和作品、以及你真正在乎的一切,但是,不要把網站當作自我推銷的工具,注意你的分享對別人的價值。分享前一定要問問自己:這有趣嗎?這有用嗎?分享和過度分享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四,打開你的藏寶箱。
大方承認你喜歡什么,并且分享你喜歡的東西,這樣,你就可以跟同樣喜歡這些東西的人建立聯結。另外,不要分享你無法載明出處的東西,找到正確的原創者,否則就不要分享。
五,說好聽的故事。
如果你想要更有效率地分享你和你的作品,你就要說更好聽的故事。那么,你必須得知道,什么是好故事?怎么說才是好故事?這里作者舉了一個我很喜歡的例子,他說:“貓坐在毯子上”,不是一個故事,“貓坐在狗的毯子上”,這就是一個故事了。所以故事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去積累一下,選一個你喜歡的故事結構,試試做填空題。
在這一章,作者還分享了自我介紹的重點:不要裝可愛,不要吹牛,陳述事實就好了。大家來對照一下,你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嗎?你喜歡怎樣的自我介紹呢?
六,教別人你會的東西。
教是最好的學,相信這句話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作者也是這么說,只要你學到什么,馬上轉身交給別人。作家斯托弗.希欽斯也說,將作品分享給全世界,就是“終身受用的免費教育”。
除了以上六點,作者還提到了:
七,別變成人肉垃圾郵件。
八,學著挨打。
九,賣出。
十,堅持下去。
關于這四點,作者分享了,要“閉上嘴,聽別人說話!”。只在乎對的人的評價,深呼吸不要太玻璃心。還有,做好的作品并合理定價。以及,適當休息,永葆動力。
最后,分享Biky繪制的全書視覺筆記,希望大家都能從這次的分享里面,獲得一點收獲和靈感。路漫漫,愿我們一直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