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故事,很有哲理 ,分享如下:
有一個城里住著三位年輕人,他們是兄弟仨,他們是商人,他們一起做買賣,平分利潤。
他們都是唯利是圖的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
一天,他們要去很遠的地方做生意,但是他們不放心家里的錢財。他們商議要怎么安頓家里的錢財才安全。
老三建議:“我認識一個農民,這個農民很誠實,我們把錢放在他那里保管一定安全。”老大老二聽了都表示同意。
他們去村子里找到那位農民,說明來意,農民答應幫他們保管錢財。
他們又和農民約定:只有當他們兄弟三個一起來取錢時才可以把錢交還。
他們放心的到外地去做生意,他們一走就是兩年。這兩年,他們做了好多買賣,當然他們也賺了很多錢。
他們回到城里,他們想去農民那里拿回他們的錢。
他們想對農民表示謝意,但是他們又不愿意送農民禮物。
老三心機比較多,不懷好意,他說:“農民每個星期天都會坐在自家的窗戶旁邊看大街,剛好明天是星期天,我們到時在他家窗前經過,你們脫帽向他示意一下就可以了。”老大老二聽了高興的點頭同意。
老三晚上來到農民家里,“我們在外面做生意輸了,還跟人家借了很多錢,老大老二叫我明天取回家里的錢去還債。”
農民不同意,“當時說好要你們三個一起來才可以拿錢的。”
“我知道,老大老二同意我來取的,不信,你明天坐在窗戶旁邊,他們會從你家窗前經過,并且會脫帽向你致意。”
第二天,農民坐到窗戶旁邊。不一會兒,兄弟三個過來從農民家窗戶前經過,老大老二脫下帽子向農民揮了揮。
然后他們商議,中午一起去飯店吃飯,晚上一起去農民家里取錢。
老三在老大老二走了之后,又回到農民家里,“我沒有騙你吧,趕快把錢還給我吧,我好回去還債。”
農民信以為真,把錢給了老三。老三拿到錢后就逃跑了。
老大老二在飯店訂好了座位,左等右等不見老三回來,他們預感發生了什么,他們回到農民家里,問老三有沒有來過。
農民把老三取回錢的經過一五一十的跟他們說了。
老大老二一聽很生氣“不是說好了一起來才可以取錢的嗎?”
他們要農民陪他們的錢。農民沒有錢陪他們,他們說要去法庭告他。
老大老二請了律師,那個律師當然是幫他們說話。
農民想想很傷心,自己好心幫他們保管錢財,卻被他們這樣對待,突然他想到了一個注意。
“法官,他們的錢還在我這里,沒有被拿走,因為當時有約定,要他們三個一起來才可以取回錢的,現在他們沒有一起來,所以不可以取回錢的,除非他們叫老三一起來才能拿回他們的錢。”
老大老二哪里找得到到老三,所以最后法官判農民贏了。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現實卻把很多人的善心磨損了,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去傷害他人。所以當我們遇到陷阱時,不妨像那位被騙的農民一樣用自己的智慧來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