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有沒有可靠的理財產品介紹?
既不想虧本,又能享受高收益,相信這就是符合大家要求的可靠理財產品了。
這種理財產品其實有很多,比如基金。
基金風險小
與股票相比,基金的“雙十原則”使得基金投資的風險比股票低。
“雙十原則”指:一個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一只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
換句話說,因為一只基金里面有很多只股票,就算一只股票跌的很慘,也不會讓基金損失太嚴重;同時,因為里面有很多股票,就算個別股票表現特別好,但比重也不會超過總資產的10%,因此,基金總收益也不會太過瘋狂。
這個“雙十原則”讓基金投資變得比直接投資股票來得穩定一些。
基金門檻低
單只股票一手起,也許就花去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但是對于同時擁有很多只股票的基金來說,門檻卻低至10元,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
在時間和理財目標一定的情況,根據財務狀況來挑選理財產品,低收入有低收入的方式,高收入有高收入的方式。對于一些每月結余不多的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可供選擇的理財產品比較少,最好的選擇就是基金定投了。
借助的理財工具不同,達到同樣一個理財目標的速度和時間自然也不同。
打個比方,同樣是從深圳到北京去參觀國慶當天的升國旗儀式,有錢人可以選擇坐飛機,四小時都不用就能到達目的地,如果時間充裕,他還可以坐動車或汽車去;但經濟實力差的人可能買不起機票,只能提前花十幾個小時坐火車去。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為了達到同樣的目的,有錢人不但有更多交通工具供選擇,而且因為經濟基礎好,可以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一樣先睡一覺再跑。但收入低的人不行,就像笨鳥先飛的道理一樣,他們只能盡早準備,在資金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時間就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比如,張三和李四都要在30年內攢下500萬。
張三因為收入高,每年的結余都有45萬以上,并且已經有了100萬的儲蓄,那他就算是用最后的10年時間準備,每年投入45萬到3%回報的銀行定存都可以;如果張三想要提前做準備,為了達到30年后500萬的積累,只需要現在一次性投資100萬到一個擁有5.5%以上回報的賬戶就ok了,比如香港的儲蓄保險。
李四每月結余卻只有3000塊,那他必然要花30年的時間做準備,并且選擇投資收益率在9%以上的理財產品或理財產品組合才能達到目標。股票型基金定投、集合資金信托、P2P等都有可能達到9%左右的年回報。但集合資金信托門檻100萬起,而P2P可能有跑路的風險,那么就只有基金定投是最適合的。
基金收益高
基金投資可以獲得較高的回報,你唯一需要付出的就是耐心。
如果想要獲得長期的高回報,不適合頻繁操作,它需要的期限可能會長達5年以上,當然這個時間也不是絕對的。
基金是一個相對中長期的理財工具,只有在時間的作用下,它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掌握策略,國內基金投資的回報超過12%是可以做到的,而海外基金的回報超過20%以上的更是一大把。
掌握策略,靠基金賺取一輩子的財富
盡管市面上有眾多的理財產品,但是我們卻可以靠基金賺取一輩子的財富。
基金擁有低門檻、低風險、高收益等特點,購房首付、結婚金、子女高等教育金、養老金等等通通都可以借助基金來積攢,你只需要稍加掌握一些投資的策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