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立了康奈爾大學羽毛球俱樂部,小石再也沒去downtown那個俱樂部打球。只是去了一次告訴那里的幾位球友在康奈爾大學成立了個羽毛球俱樂部,以后就不用來這邊打球了,同時也歡迎他們去HNH打球,因為那邊的場地好。這下子可急壞了老John和那里的好幾位球友,他們少了小石,他還要拉走幾位,那個俱樂部收費就必須高一些。不過比爾和達琳這兩位,還有一位年輕人約翰.帕維亞,就干脆加入了康奈爾大學羽毛球俱樂部,來找小石等高手打球。
比爾和達琳第一次帶小石去參加一個比賽是康奈爾大學俱樂部成立之前。因為他們倆的家分別在康寧和巴適那一帶,比爾叫小石早上五點出發,六點在大貿與他匯合,然后一起驅車去了賓州州立大學(PSU)參加了比賽。達琳在那次獲得了女單冠軍,而比爾和小石在單打,男雙都過早失利出局,讓小石知道了比賽的水平,和馬拉松式的比賽進程,待混雙比賽完畢,達琳、小石和比爾才去一家餐館吃了晚飯,吃完晚飯已經快十一點了。等到小石最后開回到大貿,已經是凌晨一點多,那一天下來非常疲勞,小石幸虧有比爾這位幽默詼諧經歷豐富的退伍軍人一路陪伴聊天,幾乎忘了時間,也忘了疲勞。
小石從那次方知這兩位球友對打球的癡迷程度。比爾從家開車要一個多小時到才能到伊薩卡,而達琳的家還要遠,要開車兩個小時,他倆每次來伊薩卡打球除了打球以外,在路上就要幾個小時,所以他倆經常拼車一起來。那時候HNH晚上一直開到十二點,俱樂部每周二晚上從六點開始,只要有人打,就可以打到半夜。周四晚上九點以后是乒乓球俱樂部活動,但那個俱樂部顯然不如羽毛球俱樂部興旺,有時候沒人來打,羽毛球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兩位老美球友男女晚上打完球再開車回家,按中國人看法他們就是一對好伴侶。
不過比爾已有三次失敗的婚姻,達琳似乎另有所愛,兩人是真正的球友,從不越格。后來達琳在康寧開始組織自己的羽毛球俱樂部,并每年春季都搞一次區域性羽毛球比賽,叫Crystal City Badminton Tournament,上了USBA榜。這些都是比爾認真地幫她一起組織促成的,可以說康寧俱樂部和年度比賽至少有一半是比爾的功勞。小石也幫她做網站宣傳,聯絡各地的球友來參加比賽。
還有兩位來自雪城(Syracuse)的混雙球手,男的叫猛儒,來自印度;女的叫蘇珊,來自英格蘭,經常開車一個多小時來康大俱樂部打球,他們可是比爾和達琳的強勁對手,曾在一次比賽中拿到混雙冠軍。還有來自羅切斯特,布法羅,雪城大學,賓漢頓大學,以及哈佛大學,賓州曼斯菲爾德大學,賓州州立大學,康寧社區大學等地的球手;原國內兩位省隊高手,印度的前國家隊高手,德、法、丹麥等國的高手紛紛出現。在接近每次比賽前夕,各路高手云集康奈爾大學,進行賽前練習。
小石的雙打搭檔王建國,羽毛球球技非常了得,且跟小石配合極佳,很少失誤。當時他也在康奈爾大學做博后,每天早上帶上兩頓飯去實驗室,晚飯后不是在實驗室工作就是來俱樂部打球,都是到半夜才回家。小石和他那時候練球很下力,水平也達到了頂峰,號稱遠近無敵。不過他倆也成了眾矢之的,大家都來跟這兩位挑戰,以能打敗這對雙打搭檔為目標。
小石和王建國這對男雙,曾多次在各種比賽中進入決賽,其中最好成績是在賓州曼斯菲爾德公開賽冠軍,因此兩位列入了USBA的球手積分冊里
康大俱樂部的混雙球手是后來擔任俱樂部主席多年的女將柴偉航,和后來成為她老公的高永生…偉航是在讀博士生,小高是物理系的博士后。這對是康奈爾大學羽毛球俱樂部促成的第一對夫妻,傳為佳話。
康奈爾大學羽毛球俱樂部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比賽是在1998年五月30日舉行的。當時偉航作為俱樂部主席,不惜花錢請走打籃球的學生,包下HNH的整個場地一整天,小高負責收費支出那些財務,小石負責打出廣告聯絡各路高手來參加比賽~
爭取贊助可是小石第一次。也許是在USBA上有過積分記錄,真讓小石沒想到的是,地處馬拉西亞的一家羽毛球拍生產廠家,原國手世界男單冠軍楊陽制作的品牌,愿意贊助這次比賽,寄來了用于發獎的幾副羽毛球拍和拍線…
幾年下來,小石感覺在羽毛球上收獲已超過學業和工作,幾個事件使得小石不得不逐漸減少羽毛球上所花的時間和精力。首先是小石的第一任老板HH離職,正是HH把小石介紹到這里的羽毛球俱樂部,而他自己把幾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HH后來輾轉新加坡和臺灣,在一家塑料加工公司Green Point(綠點科技)從工程師做起,一直做到了公司的最頂層,當上了董事長,從而掌管了一家資產超過兩千萬美元的公司。HH一走,小石工作上忙了許多,也讓小石思考打球和工作的關系;另一件事是小石的雙打搭檔王建國找到工作去了康寧,但在入職體檢中查出嚴重的腎功能衰竭,必須換腎。這件事對兩人的打擊都很大,因為這種拼命三郎式的練球和工作,造成的傷害遠大于成功的喜悅。王建國幾經周折最后換到一位年輕人捐出的腎,這等同于讓他重獲生命一樣,非常珍惜,同時他力勸小石不要像他那樣玩命,得不償失。王建國后來專注在工作,他的發明使得康寧一大產品營銷上了十億美元,他也因此獲得Fellow的高位,在華人中成為了一位佼佼者。
同時,小石所在的公司出現失誤,在商業激烈競爭中意外地被對手并購,…,小石在工作上像鴨子被逼上架;千禧年后,就再也沒有那么多時間打球,那么有爭奪羽毛球冠軍的驅動力了。
不過幾位當年的球友,后來有好幾位都成立了自己的羽毛球俱樂部。除了達琳和比爾在康寧成立了自己的俱樂部外,還有一位就是那位年輕人約翰.帕維亞,他后來在YMCA組織起一個小型羽毛球俱樂部,還多次把小石邀請去給他助力。另一位是曼斯菲爾德大學的教授賽科爾,在自己的大學里成立了俱樂部,還組織區域性比賽;雪城的猛儒和蘇珊在他們附近的一家社區大學組織起一個俱樂部,也搞區域性比賽,使得這附近除了康奈爾大學外,三家比較有名氣的年度比賽。
康奈爾大學羽毛球俱樂部由大學生和研究生為主,每年畢業典禮俱樂部都要送走一批球友,每年新生入學又會來一批新成員,有年輕的高手出現,俱樂部領導也因此換屆N次,俱樂部網頁也改頭換面,在臉書上的俱樂部形象更是引人注目,不斷有在各種比賽,尤其是在Crystal City的比賽中的獲獎照片出現在臉書上,羽毛球運動成為了康奈爾大學一門體育課程,HNH為學生們準備了好幾付羽毛球拍,球網,只要有ID,就可借出使用。到了后來,最初的創辦者只有小石和那位Faculty advisor阿尼爾.拿出瓦力教授還在,一年又一年地目睹著來來往往的學生球友們。
有道是:
康大多雄風,舞拍羽爭鋒。
誰識當年勇,隔世金杯空。
請看最后一集《懷念老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