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趕上搬家和裝修,真的是忙到焦頭爛額。我和老婆搬到母親家后,本不寬敞的房間容納了4個人顯得更加擁擠,好在事情堆得冗贅,生活又彼此錯峰,互不干擾。母親是一名建筑工程師,可能是年輕的時候上班經常不在家,所以退休以后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家讀書和寫字,不喜社交。家里有5個大書柜里全部是她和父親所喜愛的書,我和我老婆的書始終放在箱子里不見天日。
前些時候,母親剛剛讀完這本《FallingWater Rising:流水別墅傳》便非常興奮的拿給我讓我也讀一下,因為我自小被母親感染稍微對建筑相關的書籍感興趣,雖然知道里面的一些知識我可能看不懂,但是還是沒有推辭拿過來就開始讀,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看書名覺得這本《FallingWater Rising:流水別墅傳》是在講一棟別墅的設計理念之類的內容,但是當我真正翻看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本傳記!一本講述這座20世紀美國最著名別墅的傳記!自從1937年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在美國賓夕法尼亞的瀑布上高高建起這座別墅以來,學界和公眾對它的贊譽經久不衰,可它的來龍去脈卻始終是云山霧罩的,沒人說清過。
當年賴特受命設計這座別墅時,年近七旬,華年已逝,往昔的盛名也早就一去不返。他手頭沒有工作,而此時正值大蕭條期間。匹茲堡的百貨商店大亨埃德加?考夫曼是“美國最機靈的零售商”,這位慈善家野心勃勃地要造出一件舉世聞名的建筑作品,他走進了賴特的人生。他們二人的合作出人意料:一方是幾乎毫不在意現代建筑的猶太裔商人,另一方是對猶太人戒心重重的現代主義大師。然而,這兩個人齊心協力建成的非凡建筑影響深遠,讓他們雙方都名滿天下,而且把賴特推上了20世紀最偉大的建筑師的寶座。
然而在這“傳奇”的表層之下,又是一個又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流水別墅的設計期其實長達9個月;考夫曼并非設計的障礙,他與賴特彼此吸引也彼此利用,成功的一半功勞要記在他的名下,沒有他,挑臺那部分在施工之初就會塌垮,賴特還會命人在混凝土上貼上金箔,這在1937年大蕭條尚未過去的時候會顯得多么為富不仁;流水別墅的盛名也并非偶然,而是很多人花了心思潛心運作、廣為宣傳的公關成果,讓它最大程度地迎合了經濟危機之后民眾新的文化價值觀,表現出那個時代的新精神……
當然書中還有一些內容是關于賴特本人的故事,比如說建了100多座建筑卻忽然接不到訂單的著名建筑師賴特,與一個想體面地進入社會上層的猶太家庭合合分分、信任與背叛之類的故事。整體來說這本書還是非常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