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有趣”這個詞,如果用來形容一個人,是對這個人很高的評價。
什么是有趣的人?有趣的人,他能創(chuàng)造自己的世界,吸引你去欣賞他的世界,給你帶來與眾不同的驚喜。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書名叫《河童旅行素描本》。如果你想變成一個有趣的人,就看看有趣的人是什么樣子的吧!
作家妹尾河童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人,他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永遠孩子氣。這本書記錄了他在生活里的各種軼聞趣事以及在旅途中的所感所想,在他的文筆和畫筆下,所有的小事都顯出別樣的情趣。
他愛吃。他可以一口氣試吃了23種速食面,邊吃邊煞有其事地將湯料的味道、面條的彈性、口感和價錢等意義一一記在紙上,吃完頑皮地感嘆“還是老牌子好吃”;他熱愛釣魚、潛水,對各種海鮮的吃法也特別感興趣,嘗試各種不同的吃法,肚子疼才罷休;他在市場上發(fā)現(xiàn)好吃的東西,就開始幻想料理,“這海鰻做成生魚片也可以吧。”“這魚用烤的雖然好吃,不過想煮來吃吃看哪。”,除了幻想,他也經(jīng)常行動起來去挑戰(zhàn)奇奇怪怪的食物,連“海膽優(yōu)酪乳”都做了出來。
他有收藏癖。他收集各國紙幣,一方面認真研究防偽的辦法,一方面盡量在紙鈔上記錄該國的特產(chǎn)、風景、人物等;他收集各國美食特產(chǎn),熱愛對各國飲食文化的比較研究;他收藏了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東西,各國的棋、各國的鑰匙、“中國冥幣”、“沖繩的枕頭”、“丹麥和巴基斯坦的捕鼠器”......
他很頑皮。他會因為好奇老鼠會不會集體自殺而去找人請教,他認為在離人類這么近的地方生活,又遭人類急欲滅絕,卻能夠持續(xù)不斷繁衍下去的哺乳動物,除了老鼠,全世界找不到第二種,他對老鼠不滅的韌性充滿興趣;他去熊本城參觀的時候,因為好奇,在朋友的慫恿下爬上石墻,被導游喝止,覺得丟臉極了;他研究莫扎特,卻不是研究莫扎特的鋼琴曲,而是研究莫扎特的大便......
河童先生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他心中的世界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游樂場,處處都有好玩的。他對一切未知報以好奇,但他也對一切不同持以尊重。
他寫過一本書,叫做《邊走邊啃腌蘿卜》,聽名字就很有趣。他以日本飲食生活的原點腌蘿卜為線索,從東京都出發(fā),北至北海道,南抵鹿兒島,西達鳥取,不僅一路品嘗了從監(jiān)獄、寺院直至遠洋漁船廚房里的腌蘿卜,就連民間腌蘿卜迷的自制產(chǎn)品也不放過,最后竟至親自做起腌蘿卜來。在尋訪腌蘿卜之余,河童先生還不時偏離主題,忽而講述幾個日本普通村莊的故事,忽而影射日本移民的鄉(xiāng)愁……
他從小經(jīng)歷戰(zhàn)爭,當收音機里傳來天皇昭告天下“終戰(zhàn)詔敕”的聲音,他小聲地喃喃自語:“結束了。終于結束了。”他的學長的父親在這場戰(zhàn)爭中戰(zhàn)死,母親則在空襲時嚴重燒傷。他和學長一起嚎啕大哭起來。并不是因為戰(zhàn)敗,“戰(zhàn)爭是為了什么啊!”兩個人邊喊邊抱頭痛哭。他說戰(zhàn)爭不只是軍隊出征而已,從老人到嬰兒所有人都卷入戰(zhàn)禍里;不管個人想法如何完全沒有選擇余地,為了“國家”大家全都成了犧牲者,想到這里不禁從心底燃起一股怒火。
也許,生活也并不是那么妙趣橫生,不如意依然是十常八九,但對于有趣的人來說,他們把大部分不開心,都咽了下去。
河童先生很念舊,不僅愛收藏,他住過的每一間旅店,他都會精細地畫下那個房間的俯瞰素描,他總是一投宿就開始畫,在房間里走來走去,用步伐來測量房間的大小,然后一邊用尺量東量西、一邊素描。所有的事物的位置與尺寸都按比例與方位畫得非常清楚,詳細得如同一份旅店產(chǎn)品說明書。只是因為描繪時,在街上的所見所聞、經(jīng)歷過的事情都會一一浮現(xiàn),他也曾想過用拍照的方式來記錄,但最后還是堅持己見,認為畫下來才能讓記憶清楚鮮明。
他也很善良。他的書或東西上,都寫有想要擁有該物品的友人的名字,他打算過世后把自己的東西按照簽名順序分贈朋友。這是他的朋友圈子里流行的“生前遺贈”。他說“由于有人想要擁有,所以替物品注入了生命;若能永遠這樣繼續(xù)下去,不就生生不息了!”于是河童先生從一開始想要擁有各種東西的心情,轉變成為感慨身無一物的感覺真是好。
也許,有趣不是說話風趣幽默,不是腦海里有多少奇思妙想,也不是看過多少不同的風景,而是像河童先生這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點點滴滴都能發(fā)現(xiàn)驚喜,讓生活歸于生活。
沒有對生活的熱愛,就算你去闖蕩江湖,去遨游四海,也依舊枯燥無趣。永遠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永遠保持熱忱,就算生活在柴米油鹽,就算是看螞蟻搬家,也精彩。
“我們終于可以坐下來,安靜地吃碗蔥油拌面,然后想一想:為什么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