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派克,是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他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而逃避問題和痛苦,才是我們心理疾病的根源。
他說,只有直面問題、迎接挑戰,我們的心智才能日趨成熟。
他談到了自律,認為它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首要方案!
而自律的,其中之一就是“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就是讓你不要貪圖眼前的安逸和快樂,要重新給快樂和痛苦排個序,就是先苦后甜。
當你教育孩子的時候,同樣要遵從這個道理。
比如,晚上孩子放學回家,經過暫短的休息后,或者吃完飯以后,就要先寫完作業再看電視或者做別的事情。
對于孩子來說,比起看電視和玩耍,做作業來消化當天的課程,肯定是讓他感覺不舒服的過程。但是,一旦這項任務完成了,反而又會讓他感到踏實,讓他心中充滿正向的力量;
再比如,想給孩子買禮物,那就讓他先完成一個小目標。當然,這個小目標一定是他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完成后再送給他。這樣,他得到這個禮物后,就能體會到一種取得成績的價值感。
這也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行為準則。熟話說,養不教父之過,作為給孩子樹立榜樣的父母,我們不能要么自己隨心所欲,缺乏自律;要么只管自己自律,沒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
父母要懂得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做事原則,是孩子養成自尊自愛和自律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