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長期投資回報率不能低于15%??
最初是在得到APP專欄李笑來老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你的長期投資回報率低于15%就不值得投. 心里有個小小的疑慮一直沒有得到答案, 然后在另一個前哨王老師也提到過, 他是專門講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趨勢, 本身也是做風投的. 這兩位老師都是達到了億萬富翁, 說的話應不會有錯。那為什么不能低于15%? 有什么后果?
后來參加一個股票訓練營,(預見財富家庭綜合理財教育), 里面分析財務報表,如何找出一家十年十倍股的好公司或成長股, 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3年凈利潤是大于20%?為什么呢? 老師用了過于中小企業(yè)過去平均年增長率15%, 十年十倍的話需要20年,這個是社會平均回報率, 可能 90%拿長毛大刀的散戶都不能達到? 如果要十年十倍更是難上加難. ?是的,對于沒有專業(yè)財報分析能力, 不花很多時間分析實踐的大部分散戶, 那就是被割的韭菜, 是投機者而不是投資者, 然后你要想快帶實現(xiàn)財務自由, 10年的話, 就要找20%回報率的好公司, 100萬十年1000萬也是可能的. ?
年凈利潤率低于15%, 都不是好公司, 既然社會平均回報率是15%, ?那么任何長期回報率少于15%的投資理財都會讓你遠遠落后平均水平, 那又怎么實現(xiàn)財富自由, 過上中等生活品質生活呢?
我又想為什么社會平均回報率是15%,而不是20%或10%呢? ?低于15%的回報,你的財富就縮水, 過一年購買力再也不是原來的100元, 而是10x85%=85元. 為什么呢? ?這兩天剛好看到一位大神的文章,一下子清晰了. ?雖然也知道貨幣供給太多, 造成購買力下降, 但對大我數(shù)人來說,那只是一個模糊的感覺, 錢貶值很多, 很多是多少,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化的數(shù)字,以為只是報道的3%-5%,?
過去30年我們的GDP年平均增長9%, 我們的工資也大致差不多增長了這個水平, 但是我們的總貨幣M2增長了多少呢? 2001年9月,M2總量為15.19萬億, 2016年8月,M2總量高達151.09萬億,15年暴增10倍的流動性, 貨幣量的增長是約24%, ?你的其他投資回報率24%-9%(工資增長和GDP一樣的情況下)=15%左右, ?才能保值, 一年后的115萬等同于前一年的100萬, ?明了這點,我終于明白過去工資賺的錢為什么+5%理財產品不能讓你變富,只能讓你家的財富虧損。
這也是富不過三代的根本原因, 上一輩1000萬, 15%的貨幣超發(fā),財 72法則, 72/15=4.5年左右, 變500萬, 這就是財富的天花板,任你現(xiàn)在多少錢,多少年后, 投資回報率低于15%的話, 財富都會縮水. 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前面已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投資大咖強調長期投資回報率不能低于15%的真正原因了.
那么市面上包括各種銀行理財.P2p, 保險理財,信托等很多只要放錢進去, 基本上都是低于5-10%年復合回報率, 那不是都是忽悠人嗎? 如果你短期要用的,那是可以,長期你明白的.
那有什么樣的長期投資能保值或至少不那么快貶值?
除了前面一篇提到的大盤300指數(shù) 和中證500指數(shù) 基金, 你也可能學會財務報表分析, 學習投資技能,有了投資智慧才是最好的保值方式.
還有一個方法是想方設法的買省會大城市的房子, 越靠近中心地段越好, 越接近大城市越好.?
祝愿你們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