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只要設計了規則,不需要記憶力。比如說,關于電腦內部資料的整理,規則如下:
1、給文件取名時應統一方法。
2、公文包應分類進行保管。
3、設一個“臨時保管公文包”專門存放未經整理的文件。
4、定期把資料備份保存。
5、用桌面快捷方式進行搜索。
制造了這些規則以后,只要遵守就可以了,非常簡單。
“超級整理術”的基礎是“統一化”“一元化”和“自動化”。比如說,給文件取名時最好有一定的規則(統一化),保管時盡量集中在一定的地方(一元化),“備份保存資料”這些定期作業,應使用軟件進行管理(自動化)。
總之,“統一化”“一元化”和“自動化”是“超級整理術”的基礎。只要設定一些簡單的規則,然后遵守就可以了,既不需要記憶力也不需要意志力,誰都可以進行實踐。
I 工作中我們要整理的對象都可以按以下原則來規劃整理。
〈1〉“統一化”:給文件取名有一定的規則;
〈2〉“一元化”:保管時盡量集中在一個地方;
〈3〉“自動化”:備用保存資料用軟件統一管理。
A1五年前我在學校教導處工作,主要負責德育方面的工作。教導處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收集資料。既有學生一塊的班級管理,又有教師一塊的計劃總結,它們都是學校工作檢查的重要內容。班級管理就有很多項目:早讀、衛生、做操、家訪、黑板報、循環紅旗、安全管理、致家長一封信、家長會等等,真是名目繁多,很容易搞亂,一到檢查要整理很久,搞得人焦頭爛額。我想我是不太仔細的人,又不太會整理,不適合做這種細致工作,后來就沒做了。
A2就要開學了,假如再叫我做類似的工作,我就可以用“統一化”“一元化”“自動化”來按規則整理。
1、“統一化”:文件取名“一目了然”。如早讀登記、衛生檢查、做操檢查、循環紅旗班級、教師計劃、教師總結、致家長一封信、家長會邀請書等,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東西,清清楚楚。
2、“一元化”:將所有要檢查的資料集中在一個柜子里,分門別類用文件夾裝訂好,以待檢查。
3、“自動化”:致家長一封信、家長會邀請書等可以用電腦保存的資料一概電腦保存,并設置桌面快捷搜索方式。
這樣我的工作就可以一直有條不紊地做下去,隨時能夠應付上級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