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習近平提出的十六字家庭教育方針是什么?
1、愛國愛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指明政治發展的方向;
(1)已、家、國三位一體,家(族)既是己的依托和歸屬,又是國之本,家國同構;
(2)愛國和愛家一體,在家庭的重要任務和職責就是培養“公民”,在家庭教育中國實現私德和公德的有機統一。
2、相親相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指明情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1)情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2)家是港灣:家庭本身具有情感疏放和情感延續的功能;
(3)愛是一種公德的基礎;
(4)愛是一種表達,需要施與與接受,進行愛的教育;
(5)家長對孩子要有無私且有原則的愛。
3、向上向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樹立道德建設的標準;
(1)“向上”強調的是立志(核心),這是“志向的底盤,人生的脊梁”;
人生自古多煩惱,尤其少年煩惱多。
解決煩惱的定海神針:理想和志向。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14歲的周恩來
(2)樹立“仁愛”、“為民”的基本價值觀。
善行或行善,為人民服務;家庭志愿服務
4、共建共享: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提供建設的機制。
(1)突出家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體系上的基礎作用;
(2)逐步形成黨委、政府和社會組織三位一體,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家庭建設機制,家庭建設的成果由全社會共享;
(3)家庭建設事物不僅與國家民族社會息息相關,建設好的家庭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二、七部委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意見的指導思想有哪些?
1、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三個“新”);
2、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建設文明家庭、實施科學家教、傳承優良家風為重點(三個“重點”);
3、強化黨員和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突出少年兒童品德教育,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高質量發展(政治意義)。
三、家庭教育的工作內容和目標是什么?
1、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學習宣傳,讓新時代家庭觀成為億萬家庭日用而不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升華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建設相親相愛的家庭關系,弘揚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體現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
3、圍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開展家庭教育,引導家長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培養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
4、把家風建設作為黨員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引導黨員和領導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以純正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社風;
5、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吸引群眾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積極參與和諧社區、美麗鄉村等建設。
四、家庭教育的措施保障有哪些?
1、強化制度保障,把新時代家庭觀的要求體現在法律法規制度規范和行為準則中,提現到各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管理政策中,彰顯公共政策價值導向;
2、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有效協同,形成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合力,動員廣大家庭,把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
五、社會發展變遷帶來的挑戰有哪些方面?
1、警惕意識形態領域的多元思潮;
(1)市場價值的泛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屬于極端個人化、私利化、庸俗化,甚至反動的,原本隱藏在社會黑暗角落的一些言論、觀點,堂而皇之公開表露,影響社會;
(2)對外開放更加全面深入,西方意識形態以多種形式全方位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領域,深入度、普遍性、隱蔽性都進一步突出,對思想文化、社會價值的影響度不可忽視;
(3)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不僅是一個建設發展的過程,同時也充滿矛盾與沖突,不同立場,不同追求,不同視角,不同理解直接通過各種有話語權的渠道影響大眾。
2、充分認識在社會建設的新進程給教育帶來的新挑戰。
(1)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針對教育“短視化、功利性校外培訓過熱,超標超前培訓問題下重拳,明確要求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從政治高度認識和對待,從體制機制入手深化改革,對現存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帶來強烈沖擊,對新時代中國教育影響深遠”;
**根本目標:改變教育生態,實現教育均衡(公平);
**根本性質:一場針對“教育內卷”的重大教育改革;
**對于被資本綁架的校外機構動真刀,短視化、功利性、超標超前培訓;
**改變人才培養目標方向:孩子身心健康、家長身心、財力的壓榨;
**解決教育不均衡:社會競爭前置,教育生態文化,教育機構對學校的反噬;
**挑戰家長:對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心態、教育方法同樣是嚴峻的挑戰。
(2)認真研究新時代社會新發展對兒童社會性發展帶來新元素:傳統的權威社會逐漸崩潰,代之以平等、溝通、民主的新格局,給教育方向與目標帶來新的積極元素。
**科學兒童觀、青少年觀的進一步全面普及;
**兒童、青少年呈現愛國、向上、責任、擔當等明顯優勢;
**掌握信息的海量、思考問題的復雜、情感世界的豐富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點,給成人社會以強烈沖擊;
**對傳統的教育方法,特別是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全面挑戰。
A. 遭遇信任的挑戰,不輕信,權威性下降;
B. 叛逆性增強,增加了價值塑造的難度;
C. 在自主精神不斷增強的同時,受社會多種元素影響,自組織和非正式群體影響力加強。
3、全面理解核心價值觀的現代性。
(1)全面認識核心價值體系;
**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一種理解和追求;
**一種法定化的制度;
**一種社會秩序;
**對一個民族、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理論是全社會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需要我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定作支撐(核心價值與社會主義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 ? ? ? ? ? ? ? ? ? ? ? ?——習近平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國夢意味著——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價體認和價值追求(核心價值與中國夢)。
(2)社會主義核心觀的內涵是個體、社會和國家的辯證統一。
**從人本出發,明確了個體自我修養的目標和方向;
**從社會性出發,明確了國家社會發展的目標;
**將個體成長與社會和諧、國家發展三者統一起來;
**闡明個體自我健康發展與國家發展目標、社會建設理想三者的辯證關系;
**核心是立足于人的積極性社會發展。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
(3)價值觀塑造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兒童需要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其他扣子都會扣錯。
家庭和價值觀都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