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刷牙的時候,為了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我跟往常一樣在刷牙之前打開了抖音,想挑選一段“有用”的視頻(最好是干貨)在洗漱的時候聽。但因為抖音的視頻是隨機推送的,甚至大多數視頻都是娛樂屬性的,所以不能保證每條視頻都是我想要的。于是我就刷啊刷,終于刷到一條我認為“值得學習”的視頻,于是我便開始擠出牙膏開始刷牙。這時距我剛開始準備刷牙已經過去將近十分鐘了。
刷完牙后,我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這個“學習”行為,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洗漱時聽音頻/看視頻、吃完飯洗碗時聽音頻/看視頻、洗澡時聽音頻、睡前聽音頻/看視頻......只要是碎片化的空余時間,我都想方設法要學點什么。今天是這樣,昨天是一樣,上個禮拜上個月好像都是如此。但是,要我回憶一下自己到底學到了些什么,不要說上個禮拜上個月,就連昨天我學了些什么,我都回想不起來!
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我以為自己在學習,把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了,但是到頭來卻發現一無所獲!我卻陷入一種積極學習的幻覺中而不自知。這簡直比“玩物喪志”還更加可怕。因為當我在玩的時候,至少我那時的心情是愉悅的,甚至還得到了些許放松;但是當我用碎片化時間在進行我以為的學習的時候,我一邊做著其他的事,一邊還不讓大腦休息還進行著我所謂的學習,到頭來兩邊都沒做好——我根本沒把心思用在刷牙洗碗休息上面,同事,我的那些碎片化的學習也根本沒有讓我獲得什么實質上的提升。
這種“偽學習”的習慣伴隨我很久了,我想我是陷入了一種知識焦慮的狀態里,生怕稍不留神,稍有放松就會被這個時態淘汰似的。我以為我在與時俱進,積極融入這個時代,但事實可能是,我正在被這個時代裹挾著,讓我陷入一種被動的狀態盲目地移動著。對,是盲目地移動,而不是方向明確地前進。這種沒有主題的碎片化的所謂學習,可不就是一種對時間漫無目的的耗費么?沒有任何效益和產出。有這個時間,還不如什么都不做,靜靜地發呆,但大腦享受片刻的安寧。畢竟,在這個喧鬧的時代里,安靜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種奢侈品。
就學習而言,在沒有建立自己的認知框架之前,任何沒有主題的碎片化學習都相當于往自己的頭腦里灌輸垃圾——因為你不知道你攝入的那些所謂“知識”有什么用、要怎么用,不知道有什么用和如何用的知識,不就是堆積在大腦里的垃圾么?大腦是用來思考的,而不是作為知識的囤積器。當我回想自己的學習有什么收獲的時候,卻說不出個123——可是我每天都確實是在“學習”啊!不好意思,這只是一種“偽學習”,只是在往大腦里堆積信息而已。貌似有種在學習的錯覺,每天都在增加新的知識,但卻根本不注重知識的“消化”。
這是一種無效的偽學習。那么,如何進行真正有效的學習呢?
查理·芒格曾說過:人對自己要嚴格要求,一生不斷提高修養,以克服人性本身的弱點。他知道要達到他所倡導的那種有深度的“熟練”來說,重復是教導的核心。這里的“重復”,我的理解就是對知識的內化。先存量的知識進行重復、消化,直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所謂溫故而知新,存量的知識都沒有完全消化,那么攝入再多的增量知識,就會造成消化不良了。
因此,要告別低效的偽學習。注重對學習過的知識的溫習和利用,并想方設法將其利用到自己的行動中。當你真正下水的時候,就不用站在岸上成天讀書學習分析如何游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