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遇到的奇葩經歷,歡迎下方留言吐槽。
更多關于小A的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夢語夢言”
在家里實在呆不下去了,找個時間和和小A暢聊一番。想和小A做溝通的,可以關注公眾號,和他溝通這段時間的求職經歷。
2018年的小A還沒有跳槽,2019年上半年跳了一次槽,跳槽的原因主要還是覺得個人的職業規劃和公司的戰略方向不匹配(很官方的口吻),但這個還算是真正的跳槽,而非裸辭。
人非圣賢,誰能忘了錢。
小A說他第一次跳槽的動力可能單純就是漲工資。這時小編真的希望各位領導能好好想想自己公司的薪酬體系,因為公司里真的有些人能夠在一個月之內知道所有人的薪資,并且告訴你,讓你在后面的工作中會帶著一個有色眼鏡(這個眼鏡可能是亮的,也可能是暗的)。小A覺得自己的能力和薪資不匹配,所以當收到高薪工作后,義無反顧跳槽了。當然,這也導致了他后面的裸辭。
所以,在這次跳槽過程中,小A非常想提醒大家(不包括老板):跳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定要想好新的工作在你的時間履歷上是否是增色的一筆;薪資是非常重要的,它證明了公司對你的態度和期望,但是絕不是你選擇一份職業的關鍵(但是小編認為薪資一定要有自己的底限,畢竟那是你的小驕傲)。切記,每家公司都有不一樣的問題,畢竟誰也不是成立百年以上的公司。選擇公司,就像是選擇投資項目,盡職調查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步驟,絕對是,一定是,必須是。多聽、多查、多問,畢竟跳槽成本還是很高的。
在和小A的交流中,了解到他這第一次跳槽,總體來看還是失敗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愿和各位準備換工作的童鞋共勉:
1) 對自己的工作領域,缺少深度和廣度的了解。小A太著眼于自己手頭的工作,而對自己所處的工作領域的行業競爭環境、發展趨勢以及主流方向缺少深度的判斷,而這些判斷更多的是需要和同業人交流以及搜集整理信息做判斷。
2) 對自己的未來缺少規劃,對其他領域不了解。小A成了公司的加班狗,做著做不完的工作,但卻沒有時間停下來想想自己的職業規劃,想想未來的方向。可能很多人會說那么多行業呢,了解不過來呀,進入一家企業,認真做事情就好了。但是往往不是這樣,行業的選擇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轉行本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總之,在工作了小半年之后,小A提出了離職(這時小A手上已經有幾個offer,但是因為自己的前車之鑒,這次的他顯得非常慎重,想多多思考一下),近乎于裸辭,后來驗證了果然是裸辭,手上的幾個offer,都不是很滿意。就這樣,他休息了一個月,讓我們一起看看他這一個月是怎么度(休)過(息)的。。
第一周:處理一些平時沒時間處理的私事;
?第二周:和前輩、領導、朋友暢聊各行業、企業的現狀,主要了解方向:公募、私募證券、券商、基子、PE(非地產)、險資等等,確定了自己的職業選擇方向:細分領域的研究和投資(側重機制健全的大公司)。小A同步完成了簡歷修改(付費修改)、過往投資項目整理(梳理已做項目的背景、工作內容、問題等等);
? ? 同時,在第二周,小A也啟動了簡歷投遞過程,為了不盲目投遞,保證投遞的前后順序,小A建立了一個公司庫。不過,這個公司庫僅供金融領域人員適用(關注公眾號,后臺獲取),主要篩選了在北京提供職位的各大券商、公募、基子、券商\險資控股的另類投資、私募證券(規模在50億以上)、私募股權(規模在20億以上)、信托、保險、政府背景的產業基金、研究院(國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大型互聯網),主要投遞方式包括第三方招聘(獵聘、智聯、前程無憂、boss)、企業官網。
公眾號二維碼:
? ? PS:為什么要通過這么多第三方招聘投遞簡歷呢,主要是因為現在各大企業一般只和一個招聘網站合作,有排他性,不會在其他網站上發布招聘信息。所以投遞簡歷也是一個辛苦活。。
?第三周:投遞簡歷+不斷面試。在投遞簡歷的過程中,一定要制定計劃,有側重性投遞,充分了解崗位,要本著“在閱讀完這份崗位介紹后,你是愿意接受這份工作”的態度,而非拿到一些含金量很低的offer。以數量取勝,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說說面試,絕對是一場情商、智商和心靈的交量,一定要全力備戰,你會遇到很多妖鬼神魔。小A說:你一定要做到充分了解你自己,了解你所做項目的近乎每一個細節,最后,還要擺出一副自信的樣子,大家都不是誰一定要選擇誰。下面就和大家說(吐槽)一下面試中遇到的各種神魔。
**券商營業部老大:你不用說話,聽我介紹就行。我們是北京最早的一家營業部,我們不做個人,都是機構業務。。。。。依照我的判斷哈,我感覺你挺適合銷售的,雖然你應聘的不是,我們銷售薪資很高的。。。。。小A問:請問不算業績的話,基本工資多少呢??領導說:6000,小A內心一萬只cnm奔騰而過。。
? ? **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規模小百億)產品部負責人:你應聘的是產品經理哈,我們產品經理是要承擔業績哦,主要職責是類似于投資者管理的,是偏向于募集端的;但是我看你的面相和給我的感覺,和我認識的你們學校其他人不太一樣呀,你真是**學校的?稍等,我接個電話。“喂,快遞呀?啥啥,我找找昨天快遞,我還沒拿呢呀,你是誰家快遞,放在那里就可以。。。。”掛了電話。小A說:我想問個問題。領導說:你仔細看看我們的崗位介紹,不要問問題了。感覺你還是不像是**學校出來的,感覺你性格挺奇怪的,跟這個學校其他人不太一樣。。。。。小A內心二萬只cnm奔騰而過。。
? ? **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經理:你在公司請假過來面試的嗎?小A說:我已經裸辭了,注明在簡歷上了。。面試完臨走的時候,又問:一會還回公司吧?就請了半天假吧?小A說:嗯??這也太不認真的。面試過程中,還經常提問基礎知識問題,類似于請你解釋一下衣柜和櫥柜的區別。。。。。小A內心三萬只cnm奔騰而過
? ? **上市公司產業基金負責人:會開車嘛?開多少年了,開的什么車?車多長多高呀?結婚了嗎?配偶在哪里工作?在北京買房了嗎?住在哪里?哪里戶口?什么時候要孩子?父母做什么的?畢業論文寫的是什么????小A說:我TM還真不知道我的車多高多長。。
? ? ?。。。。。
? ?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小A面試過程中的奇聞樂事,請關注公眾號“夢語夢言”或在下方留言)
總而言之,面試過程會遇到很多人要指導你、影響你,但是有些東西聽聽即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記得一定要去佐證,不要被別人影響,你就是非常棒的。
? ? 第四周:小A說他的面試一般都是3次左右(直屬領導、大領導、人力),隨著前面投遞簡歷的情況,第四周也逐漸開始進入了終面環節,談薪資絕對是一個最難的攻守問題。同樣的崗位、同樣的背景,薪資也會是不一樣的。小A告訴我:他常常就沒辦法做到很淡定,遇到自己想要的offer,表情管理很難到位,尤其是面對氣場強大的人力,很難提出自己的要求;這也是給各位的忠告,做好情緒管理,薪資是談出來的,不是要求出來的。
?最后的最后,小A叮囑小編,一定要告訴大家:裸辭需謹慎,絕不像跳槽那樣輕松,一旦你想去的企業、或是想要的崗位沒有向你伸出橄欖枝的時候,你只能不斷地退而求其次,或是不斷地更新你的選擇范圍(但不一定是壞事),這對于你來說心理壓力非常大,因為裸辭相對而言退路更少。
尤其是如果你和小A一樣,在薪資、公司、工作內容上面有自己的選擇和要求,并且不愿意將就的話,當你收到offer的時候,學會拒絕和割舍也是一件難事。但是裸辭帶來的好處是你更加慎重的選擇以及更加負責任的未來,畢竟誰也不是想工作幾個月就跳槽的人。
? ? 小編還想引用最近看到奇葩說里面的一個角度,送給各位正在找工作/換工作/交流工作的童鞋么:無論你多么優秀、多么有經驗,請不要輕易給別人太強硬的方向性指導,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影響有多大。你認為你這條路是對的,建議別人也聽從你的經驗,那是因為你沒有經歷另一條路,也許另一條風景更美。
? ? ?關于跳槽裸辭,你想說(吐槽)什么,請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