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荷英語閱讀的第二本書是《了不起的蓋茨比》。
書中講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個故事。家庭條件并不富裕的青年蓋茨比愛上了富家小姐黛西,他假裝是與她同一階層的人,在蓋茨比去部隊服役后,黛西與富家子弟湯姆結了婚。蓋茨比回來后已經成了暴發戶,但他仍然深愛著黛西,想讓黛西離開丈夫,黛西也仍愛著蓋茨比。湯姆說蓋茨比的錢來路不正,使黛西對蓋茨比的愛產生了動搖。在一次出游中,黛西無意中將湯姆的情婦威爾遜夫人撞死,湯姆故意讓威爾遜認為是蓋茨比撞死了他妻子,在強烈的報復心的驅使下,威爾遜找到了蓋茨比并開槍將他打死。黛西離開了居住的地方,對蓋茨比的死不聞不問。
小說用黛西遠房表兄尼克的身份進行敘述,以冷靜的旁觀者的角度展開這個故事。蓋茨比一開始的出場非常神秘,每個周末大宴賓客,但自己并不出現,從來沒有迷醉過觥籌交錯,環佩香風,這一切都是為了想讓喜歡社交的黛西能來到他的府邸,但暴發戶所在的西卵島吸引不了傳統的貴族階層。蓋茨比挖空心思打聽到尼克與黛西的關系,通過尼克邀請到黛西,并帶她參觀了他奮斗多年購置的府邸。故事情節的發展尼克都參與其中,通過尼克對不同人物的觀察使描寫的故事和情節更顯真實,也更具感染力。敘述的口吻很冷靜,但其中人物心理的起伏,情節發展的跌宕都使讀者浸淫其中,欲罷不能。
作者非常善于通過人物的行為描寫來表現其心理活動,尤其是一些細節的描寫。如描寫蓋茨比在尼克家等待與黛西多年分別后的第一次見面:
“蓋茨比漫不經心地看著一本克萊的《經濟學》,每當芬蘭女傭的腳步震動廚房地板,他就會嚇一跳。他還時不時地朝模糊的窗外瞥上幾眼,好像外面正發生一系列看不見卻又令人心驚的事情。”在離約定的時間四點鐘還差兩分的時候,他卻站起身,用猶疑的聲音告訴尼克,他要回家了,因為他覺得“不會有人來喝茶了。太晚了!”他看著表,好像別的地方還有什么急事等他去辦。“我不能在這兒等一天”
當尼克帶著黛西進入客廳時,蓋茨比消失了,門口傳來彬彬有禮的敲門聲,尼克打開門,蓋茨比面如土灰,兩手沉重地插在外衣口袋里,站在一灘水中,神情凄慘地盯著尼克的眼睛。
把蓋茨比想見到黛西又怕見到黛西的緊張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這種“近人情更怯”的感覺,在我看來應該是怕黛西已經不再是心目中的愛人形象或者黛西已經不再愛他的患得患失的感覺。這種描寫比寫蓋茨比即將見到昔日戀人欣喜若狂更深刻,表現出來的愛更深沉,更符合人性。
小說利用對比的手法來烘托蓋茨比的性格特征。蓋茨比對黛西的愛是強烈而持久的,因了時間和空間的分離而發酵得更為濃郁。初見黛西時,蓋茨比還是一個少年,他對黛西是仰望的,如云端女神。當他有機會進入黛西的生活,并建立起親密的戀愛關系,他的潛意識里是自卑的,他隱瞞了自己貧窮的出身,讓黛西以為他出身富貴。文中雖沒有寫明,但讀者感覺得到蓋茨比心里在暗下決心,要讓自己努力得到財富,以配得上黛西,讓黛西享受富人的優裕生活。這個夢支撐著他去奮斗打拼。雖然他的財富得來可能并不光彩,但他做到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富豪。當他以為自己終于配得上黛西時,生活對他開了一個沉重的玩笑,他不但失去了愛人,還失去了生命。黛西的丈夫指責他通過販私酒而暴發,涉嫌犯罪,黛西對他的愛馬上動搖了。當黛西闖下大禍,撞死了威爾遜夫人,而湯姆嫁禍于蓋茨比,蓋茨比還在擔心著她的狀況,徹夜未眠地守候著她家的燈光,期待她能給他打個電話。他至死都沒有等到黛西的電話,死后也沒有賺得她的一滴眼淚。知曉蓋茨比被槍殺后,黛西消匿得無影無蹤。相形之下,黛西對蓋茨比的愛是自私的、虛榮的、易變的,讓讀者掩卷之后深深地為蓋茨比而嘆息。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個題目頗具諷刺意味。其實蓋茨比并沒有了不起,他雖然白手起家,對黛西一往情深,但終究不能躋身于黛西的階層,真正得到黛西的愛。
蓋茨比的結局只能是死亡,不然,當堅持了那么多年的夢想破滅之后,他的人生還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