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語是圓滿、富貴、吉祥、幸福、雍容華貴。
牡丹為國花。古人即稱牡丹為 “國色” 、 “國香” 、 “國艷” 、 “國貌” 等。
牡丹是芍藥科,花瓣多為重瓣,花朵較大,寬厚,花色有黃、深紅、紅紫、粉紅、白色,花香清幽不濃,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稱。
不同顏色牡丹花的花語不同:
紅牡丹:花型寬厚的紅花,被稱為百花之王,花語是‘富貴、圓滿’!
紫牡丹:花瓣呈紫色,花語為:好運、浪漫,姻緣美滿!
白牡丹:高潔、端莊秀雅、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綠牡丹:象征著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
粉牡丹:雍容華貴、成熟、含蓄、美麗動人!
黑牡丹:象征了死了都要愛!(事實上,牡丹家族中沒有純粹的黑牡丹,人們習慣上把深紅色、深紫色牡丹稱為黑牡丹。)
黃牡丹:亮麗富有而華貴、永恒、大氣、生機勃發!
藍牡丹:優美浪漫,清新高雅!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愛!
【畫中的牡丹】
牡丹花色豐富,色澤艷麗,玉笑株香,從古至今一直備受喜愛。歷代畫牡丹者眾多,牡丹花是中國花鳥畫中常用的題材之一 ,常常被名家揮毫于筆下,與其他名花搭配畫在一起,寓意更佳。
牡丹花+月季,因月季叫長春花,,寓意“富貴長春”。
牡丹+海棠,代表著富貴吉祥的意義,寓意“滿堂富貴”。
牡丹+水仙、荷花、菊花、梅花,寓意“四季富貴”。
牡丹+水仙寓意“神仙富貴”、“先富貴”。
牡丹+石榴,寓意“富貴多子”。
牡丹+桂圓,寓意“富貴姻緣”。
牡丹配+蓉花,寓意“榮華富貴”。
【詩里的牡丹】
賞牡丹(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紅牡丹(唐·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葉碧綠鮮艷,嫻靜文雅;牡丹的花瓣色彩時淺時深錯落有致。 面臨凋零,牡丹花卻是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戲題牡丹(唐·韓愈)
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
陵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很慶幸這些牡丹花開時,枝葉俱茂,所以花朵隱約依稀,它們也毋須互相依倚著爭奇斗艷,以輕盈相比。清晨到來時一朵朵花兒都像新妝的面龐一樣,對著賞花的賓客偏偏都含著羞怯不語的深情。沒有心機的雙燕時時從花上掠過,多情的游蜂卻正在花間盤旋采蜜。多年來我已懶于過問世事,今天在欄邊看到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暫時明亮起來。
惜牡丹花二首(唐? 白居易)
(翰林院北廳花下作)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惆悵地看著臺階前的紅牡丹,傍晚到來的時候只有兩枝殘花還開著。料想明天早晨大風刮起的時候應該把所有的花都吹沒了,在夜里我對這些衰弱的卻紅似火的花產生了憐憫之心,拿著火把來看牡丹花。
(新昌竇給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暮春時節冷雨蕭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紛紛飄落,隨風飛散,再也沒有人來關心她寂寞凄涼的處境。縱然是晴明天氣里,殘花落地猶覺得惆悵,何況在風雨之中,飄零在污泥爛土之中更覺得慘不忍睹。
牡丹 ( 唐 羅隱)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
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
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以,太真無力憑闌干。
詩人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各種手段,充分展開描寫,終于使這首《牡丹》詩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境地。在語言上雖然不用艷詞麗句,卻能描繪出牡丹國色天香的神態姿容。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裴給事宅白牡丹? (唐·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長安的富貴人家痛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大街以人的紫色牡丹。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盤承著冷露,卻沒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賞細看。
詠牡丹?(宋·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么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流落在青墩溪畔,我獨自一個,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牡丹。
詠牡丹 (明·俞大猷)
閑花眼底千千種,此種人間擅最奇。
國色天香人詠盡,丹心獨抱更誰知。
《詠牡丹》是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的詩作,此詩以牡丹為比喻,托物言志,舍其形色情韻而緊緊抓住牡丹精神的本質特征,既表現了作者高尚的人格操守,又是對現實庸碌士風的嚴峻批判,同時反映了自己不為世人所知的孤獨和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