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蒺藜
1.
來到大學,頭一次喝酒。
第二次的班級聚會。為了感謝班助的幫助與照顧,對同學遞過來的啤酒我沒有拒絕。本來應該對班助說些什么的,在全班面前,那些矯情的話卻又不好意思開口,到最后,只有一句班助我敬你,便把啤酒一個勁兒的往嘴里灌。
回到寢室,又覺得應該對班助說聲感謝,便用微信發出了好長好長的一段話,不止感謝,還有我的想法和我真實的情況。我是這么說的,
與大家相識已經三個多月了,對我的印象也就那個樣子吧,沒有太多的話,也不像她們那么幽默,活潑,也不經常發朋友圈。可能我也是打破了你們心中北方人的形象,本來以北方漢子自居的我,卻沒有那么漢子。來到這里的時候,我想讓我自己徹底的放開一點,可到頭來并沒有做到,是我自己不自信。當時串宿舍的時候,談起追男孩子什么的,你說你鼓勵這個,但自己做不到,可對我來說主動可能就是一個坎,我不知道該怎么主動和別人熟起來,開學去部門面試,一輪面試過了之后,二輪就被刷下來,因為在做一些事的時候總是會感覺很尬,所以我也就只是點頭微笑........
我不是一個可以自來熟的人,面對陌生的人總是會給人距離感。怕與陌生人相處,怕說錯話,做錯事,總是小心翼翼,怕傷害到別人。
班助那天晚上也回復了很長的一段話,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做自己,不用去迎合別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嗯,我會的。雖然有些人不會理解。
2.
為什么說有些人不會理解呢?
恩,我喜歡當志愿者。
還記得那天下午,在去上課的路上,收到通知有招募志愿者的活動,但在通知的最后有一句話‘參加的同學可加綜測分數’。看到這句話,我便和我旁邊的舍友說,每次志愿者招募都要寫這句話,只有加分才愿意去嘛?我舍友便以另一種語氣和我說,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愿意去做這種事,即使什么都沒有。她當時的語氣我至今還記得,我也就沒說什么。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天,我喊他飛哥。飛哥加入了學生會,還做了班委,總之他很忙,忙到沒有時間吃飯。聊天內容是這樣的---------
你覺得做這些事情有用嘛?
怎么說呢?說一點都沒用那是不可能的。學ppt啊什么的很有用,但是學習的時間少了。
那你喜歡這些事情嗎?
emmmmmm……其實有時候還蠻有趣的。
……
聽完他說的,我便說,我還是做我喜歡做的事吧。他問我喜歡做什么。我說,我喜歡當志愿者。他說,還真有人喜歡志愿者。
我不能理解他們,他們也不能理解我。
我喜歡當志愿者,我想要去甘肅去西藏去云南等等的地方去看看大山里高原上那些不能上學的小孩子,去看看那些父母出去打工留守在家的小孩子,我不是說我有多偉大,這只是我個人的喜好而已。就像是有些人喜歡攝影,有些人喜歡彈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