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彼此關照---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降生是上帝恩惠的最好證明,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我是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是第一次做我的女兒,我們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么生孩子?這是一個大的問號,答案各不一樣,但最終,我們之所以成為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底的改變自己,想要改變孩子前先改變自己.....
孩子是天使亦是惡魔,同樣孩子也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最好和最壞的一面,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對自己寬容些,孰能無過,不要太過于緊張和沖動,遇事沉靜和趨于理性.我們的任務是照顧孩子,而不是去改變孩子,試著做一名學生,虛心學習,問問孩子對自己的評價,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主動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努力地理解孩子.......
父母心中的愛與怕---適當,適時放手
養孩子的過程,最主要的是在適當的時候放手。家是港灣,能夠孩無限呵護,但也需要放手,鼓勵孩子獨立...
.在孩子的事情上,應該何時倍加呵護,應該何時放手,怎么樣把握兩者的分寸呢:愛與怕----管教與慈愛----約束與自由---充滿感情但不感情用事---把成長的權力還給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而不敢放手,此時并已經難區分到初衷到底是因為愛還是因為怕了,特別是作為感性的媽媽更為如此,所以我們要自己學習,嘗試,實踐,不停的鍛煉,更區于理性的看待孩子的成長,在應該放手時絕不含服,果斷堅決。讓孩子自行成長,給予一定的幫助,充滿感情,但不感情用事,多用愛陪伴和管教,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鼓勵孩子獨立,但同時也需要一定的健康規則來約束,允許他們去努力爭取,在適當的時候選擇放手.....
怎樣的童年會造就怎樣的父母-----放下童年,長大成人
反問自己,是否有把自己童年未實現和未做過的事情強壓給孩子呢;有沒有在童年未獲得的信任和支持反饋在孩子身上呢;會不會把童年受到的傷害折射在孩子身上呢;你童年的影子是不是時刻影響著的生活更影響著你與孩子的關系呢.....
不要讓孩子長成父母 心目中的模樣,多關注孩子身上發生什么的變化,多鼓勵孩子在情感,心智和行為舉止等各方面成長為獨具個性的人,孩子不是我們的未來,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生命和思想及行為......
在育兒過程中,我們多少會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在我們回憶和梳理自己的過去時,要深刻認識到那些片段帶來的作用,及時放下,不讓自己童年所經歷的事情影響和左右現在的生活,要時刻提升自己,與孩子共同成長.....
所謂成長,就是滿懷希望地進行,不管是自己,孩子,亦是父母,都正進行在路途中,還未到達終點,還未完成我們最終將要變成的模樣......
真正接納孩子的情緒----聽聽孩子的內心
不只是孩子有情緒,大人更是有情緒,當遇到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是否能準確的區分到底是孩子情緒化了還是自己情緒化了,往往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混淆,然而做出不正確的選擇和決策....
當遇到孩子有情緒時,我們先要準確的區分來,然后給予自己和孩子時間緩沖,特別是要時刻調節自己,其中很多方法如:深呼吸,專心傾聽,給孩子留有余地,不妄下結論,有幽默感些,多考慮孩子的能力,把時間安排得更寬松些,給自己時間緩口氣,提前15分鐘,這些都很有用。孩子有情緒時先調節自己確認不是自己在有情緒,試著深呼吸和適時回避;在處理的過程中不要妄下結論,讓自己更有幽默感些,認真傾聽孩子想要表達什么;下次盡量避免類似事件,提前安排寬松的時間,多考慮孩子的能力,凡事給孩子留有余地.....
有耐心的人往往更幸福,特別是在面對天使和惡魔般的孩子,愛心是作為媽媽本身所發出來,但耐心真的是需要好好練就,一個人只有極大的耐心,才能看清近處的事物,我們在遇到孩子情緒時,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更應該耐心的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
看看有哪些可以練就自己耐心的點子:首先照顧好自己,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好,包括身心;凡是別往心理去,多往好處想;了解自己的期望和底線;為失敗做好心理準備和摸清自己的脾氣;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多回想自己的成年。愿我們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孩子面前,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心態平和的與孩子相處.......
傳遞有價值的“價值觀念”----正確的價值觀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同樣也有自己的價值觀,那么作為孩子,我們應該傳遞怎樣的價值觀給他們呢,讓他們從小樹立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呢....
什么才是正確的價值理念:親密關系;社會服務;珍惜友情;誠實正直;相互尊重,文明禮貌;健康飲食;學會感恩;讓其分擔家庭職責等等....
不同兒童年齡段所樹立的價值觀不一樣,先是幼兒期:可以用直接,言語簡短扼要;可用視覺信息;要以身作則,做好示范;要表揚,表揚,再表揚;兒童期:表達要具體清晰;看到孩子的優點;凡事讓孩子參與其中;青年期:多問問題,尊重孩子的價值觀;不要把孩子拴在身邊;讓孩子與父母一起實踐;運用同齡人的力量;
不管孩子多大,作為父母的我們都不能沖動,要克服心血來潮,做到始終如一;要給孩子做好榜力,以身作則;要多鼓勵支持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認可;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與進步!從小做起,養成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學會感恩。
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拾起過去,煥發童真
那些妨礙父母與孩子一玩耍的原因,多半都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擔心和害怕.....
事實上,孩子需要父母一起玩耍,父母也需要為了自己而放松,玩耍才是富有創造力的活動;做父母往往讓人神經緊張,玩耍則能使人放松心情,讓心靈得以解放,真正體驗喜悅和快樂....
請相信,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觀眾,更多的時候,孩子希望我們參與進去與他們一起嬉戲玩耍,一起體驗和分享這其中的喜悅和快樂,且父母在陪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加深父母與孩子間的感情.....
不論年齡大小,我們都要擁有一顆童心,保持童心,尋找機會與孩子一起玩耍,相信上天會在你成為一個童心煥發的家長同時也恢復了你的青春與活力.要喜歡自己玩耍的樣子,不要有任何不適或是放不開,要相信在陪孩子玩的這個過程是美妙且與珍貴的....
生活中總是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也許會讓心情低落,唉聲嘆氣載;也放會對前程充滿恐懼;又也許會怒氣沖沖,但不論如何,希望我們都不要遺忘童心,和孩子一起,和朋友一起,甚至是和自己一起,盡情的玩耍,享受這其中帶來的無限樂趣....
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一起努力和進步
大多數父母都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親子關系最重要的元素:與孩子共享快樂時光,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相對父母而言,孩子成長的時間和過程是有限的,在有限有時間里,我們一定要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與孩子一起進步和努力,當孩子真正大了,離開身邊時,那時再想要參與進去就是不太現實和不是那容易的事情.....
真正的交流和溝通,給孩子們創造機會,樹立榜樣,讓他們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交流和溝通...
親情:注意傾聽,留意孩子發出的信號,要有創意,要共處和分享,享受快樂和孩子一起歡笑,一起創造這很重要,相信,交流也可以變成樂趣的...
興趣: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都是天生的,跟他們的發色,眼睛的顏色以及性情一樣,父母沒有選擇余地。作為父母,我們的職責是細細研究孩子天賦,了解孩子的成長軌跡,摸清他們的脾氣,興趣和愛好,順其自然地養育他們。告訴孩子,他們看重的東西作為父母同樣也很看重。
安全感 :問孩子,有沒有覺得父母做的不夠或是插手太多呢,孩子的回答很重要,對父母來說很有價值,它能讓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感到更為安全。
充實感 :當父母感覺充實,孩子就會明白,父母已經長大成人,不再把他們當作精神寄托,于是就能擁有一種自由感,回歸孩子的天性。
作為父母,在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時,也要努力充實自己,可以有計劃地缺席孩子們的一些比賽或其他活動,讓他們明白,爸媽也有必要去參加社會服務,發展戀愛關系,使自己在情感,人際關系以及精神上更為充實......
永遠不要貶低你的孩子-----多鼓勵
有錯必糾是對的,但鼓勵他人上進的效果更好------歌德
真正的鼓勵不是一種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種展露在外的修養,只有那些對孩子保持足夠的敏感和愛的人才能擁有.....
那么,哪些品質或行為是鼓勵,哪些又不是呢,先看看反而的不是:批評,輕描淡寫,諷刺挖苦,人比人,急于提建議,一味地補償等等這些都不屬于鼓勵,而是作為父母的主觀意識,并不孩子真正需要的.....
真正的鼓勵:首先作為父母要善于觀察孩子的內心世界,并始終堅守這一信念,并把它傳遞給孩子....其次要冷靜客觀,明察秋毫,持之以恒,樂觀向上,更重要的是信念,相信孩子的天性,相信自己作為父母的天性的信念,時刻擁有這份信念,及時給予鼓勵,與孩子一起肩并肩戰勝困難....
鼓勵的價值:鼓勵可以造就希望,給孩子的生命注入活力,為孩子治療傷痛,不僅如此,它還能聯絡感情,幫助父母與孩子進行溝通,及在孩子面前打造自我形象....
如何有心地鼓勵孩子呢:多注意孩子的長處;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參與,出力;幫助孩,讓他們小步走,一步步實現目標,孩子有成就,要為他慶祝;和孩子交談,共同面對他們的各種恐懼,包括孩子沒能說出口的恐懼;學會同孩子說對不起;經常告訴孩子,我愛你.
愛的邏輯和謊言----自由
我們之所以做了孩子的爸爸媽媽,一切皆是緣份....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常常不夠自信,常常自我懷疑,常常覺得這里不是,那里也不是,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有時候我們不要被一些表面的謊言而受影響,我們要時刻記住,作為父母,毫無疑問的,擁有必需的力量和資質,要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我們要孩子共同一天天的成長,長大.真正的長大是發現生活并非按照我們所預想的那般動作;發現我們并非按照自己所計劃的那般生活.....
真正的目標是做一個自由的家長,想要自由,就要先放下壓力,拋棄“一切盡在掌握中”的錯覺,正確的行為并不能保證理想的結果。其次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人無完人,盡量讓自己看開,做一個有心,有分寸的家長,做一個善于交流,堅持原則的家長和仁慈善良,自由的家長....
心智成熟的旅程---成長的過程
做父母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
內心充滿恐懼,想要掌控未來,渴望一切皆有保證,甚至凡事都要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展,所有這些都掩蓋和壓抑了父母身上的懦弱。懦弱即意味著放手,意味著失去保證,意味著順其自然,凡事都不苛求,而這一路成長過來都是有過程的.....
心靈純潔----慈悲----反省----愛----寬恕----接納----緩慢的成長----與孩子一起成長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也是作為父母的成長,這是一個進階和成長的過程,我們在反省,接納,寬恕,同樣也在陪孩子一起成長的.....
有感而發----遇見
以折書的形式及書寫筆記的方式邊看邊寫把整本書看完,感觸還是有很多的,事實上在育兒的過程中就是父母的再一次和另一種形式的成長,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長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偶然的情況下遇見這本書,一開始以為是育兒方面的東西會比較多,看到最后發現這是作為父母的一個成長過程,通過遇見孩子既而遇見更好的自己....
自認為在育兒方面,是缺乏的,一直都不太懂得應該如何養育孩子,從自己還是孩子的身份轉變同時很多東西并未有一起快速的轉換而來,一直在摸索,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時好好陪著孩子們一起成長和進步,一起挖掘和探究.....
本書還是給不少的幫助,接下來的是反思和實踐,總結和提升,回憶以往做的不好,規劃未來需要改進,其中真正接納孩子的情緒,傳遞有價值的價值觀,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永遠不要貶低你的孩子,這些都是值得學習和反思的.....在這思考和書寫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有些著急了,應該慢些,再慢些,慢慢來,腳踏實地的,不要著急,不要焦慮,不要沖動,好好沉淀自己,好好修煉自己.....
愿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在通過孩子的陪伴和影響,在通過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都能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題外:讀書筆記和手帳分享
聽了美LU的筆記分享及書的選擇,反思了自己,雖然慢慢的養成讀書的習慣,但選書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需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包括閱讀,生活,和時間的分配與管理,先來看看美LU給的建議,覺得很是受用:
早起:例外療法,想想什么情況讓你成功早起。
?肉體與靈魂:肉體與靈魂雙引擎,早起疊加另一個更有驅動力的、見效更快的任務。
閱讀:?讀書為了提高審美趣味還有觀世界的能力,對讀書有野心。
?儀式感:讀書前的儀式感:如手機調成飛行模式。
?選書分類:不同的場所適合看不同的書,如:機場、地鐵看用kindle看暢銷書。廁所放工具書。枕邊:經典書。
讀?書筆記:在書上寫,或用筆記本做筆記,有助于吸收與留存,理清結構與主線,記錄心得與靈感。筆記包括:批注、摘抄、綱要、思維導圖(思考的過程還有行動的機會)
?周邊:kindle、學霸筆記本、九口山筆記本、印象筆記、onenote、ocr識別、mindmap
分享的很棒,分享的東西也很實用,作為不同的社會人,作為不斷需要學習的我,只要認為是好的都是十分喜歡和學習的,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在慢慢成長和改變,急不得,一切都還將跟隨自己而來,所以加油!下面我們再看看小雨的分享....
手帳--進步型人格:WHAT---WHY----HOW
什么是進步型人格:"把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成生活方式-----學習致用----刻意練習
手帳可養成進步型人格:每天記錄----書寫即思考----翻看即審視
怎么成為進步型人格:日金句----關鍵詞----成功、感恩,反思----行動計劃----習慣養成
彩蛋:能量是會被耗盡的----利用好每個抉擇點
小雨從以上幾點分享有關進步型人格,通過手帳的記載,感受每天的小確進,堅持記錄,在書寫的過程思考,在回顧翻看的時候重新審視,寫下每天的金句,及事件的關鍵司,不斷反思,感恩,列出行動計劃,持之以恒養成習慣,這并是每天手帳所帶來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規劃.....
接受一切美好的東西,向一切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靠攏,因為要學習,要改變,要成長,要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