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當下,憐取眼前人。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真真正正的落實又有多少人?今天,在看新聞的時候,無意間瀏覽到一組巴勒斯坦民眾在廢墟中打水的圖片。置身廢墟之中的人們,臉上也布滿了塵土,在曠日持久的沖突下,他們東躲西藏,四處為家,完全顧不上臉面是否干凈、衣衫是否整潔,一個個手中拎著各式各樣的水桶(之前裝酒的、裝洗衣液的,甚至還有裝涂料的~),總之,他們已經全然不顧,活下來應該是他們最大的期盼。
人群中,很多是還未成年的孩子,雖然臉上布滿塵土,可清澈的眼眸中是對未來、對生活的希望。如果不是這該死的沖突,或許他們現在應該在校園里,應該在溫馨的家里,應該在游樂場里,他們應該過著屬于他們這個年紀的生活。
這個時候,我們才更加覺得和平有多好、戰爭有多么殘酷,更加明白沒有國哪有家的含義。我的兒子,今年才兩歲多,嘰里咕嚕地能說好一大陣子,自得其樂,無憂無慮,多好的年紀,多好的童年,這一切都得益于偉大的祖國。
當年的中國,積貧積弱,列強肆意踐踏,國人民不聊生,處處是生靈涂炭、殘垣斷壁。偉大的黨,領導四萬萬同胞,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砥礪奮進,才有了今天的祖國。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更加努力拼搏,繼承先輩遺志,讓偉大的中國夢早日實現。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身處和平年代,時刻牢記歷史教訓,國際局勢波詭云譎,各種勢力盤根錯節,自強才能站住腳跟,自立才可以無所畏懼,年輕一代有年輕一代的夢想,更有年輕一代的使命。無論何時何地,個人都要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利益和興衰成敗緊緊聯系在一起。想起了杜甫的詩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看一下身處戰亂的他國人民,我們一定很慶幸生在如此偉大的祖國,是她的強大,讓他們遠離硝煙彌漫,遠離戰爭威脅,感恩偉大的時代,感恩偉大的祖國,珍惜當下,愛家人,愛朋友,坦然面對一切,因為我們是幸福的。正如敘利亞的第一夫人所說:很羨慕你們生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