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jié)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大抵莫過于是過年沒有意思了,過年很無聊。如果不是馬云扯著嗓子說,我對錢完全沒有興趣,一邊讓大家集福,尼瑪,你發(fā)了我一塊九毛八,你對錢沒有興趣,我們這幫集福的人興趣高昂呢。
? ? 而我小時候過年,進(jìn)了臘月門,覺得三十晚上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直到等著蒸包子的那一天。
那時,都是全家總動員,我尚小,也會燒火。新出籠的包子也有各種餡,記憶中沒有純?nèi)怵W的,現(xiàn)在想來那時候豬肉要憑票供應(yīng),很稀缺的緣故。然而三十晚上照例有豬肉吃的,甚至于也有卞蛋,一般吃鰱魚,鳊魚,鰱魚是不可動筷的,敬祖宗用的,還蓋一張紅紙。取年年有余吉利。
? ? ? 早上起來就很興奮的穿上新衣服,枕頭邊自然有一條紙包裝的糕,糕里面塞了一元壓歲錢。
一邊塞上瓜子,一邊滿是爆竹。滿村莊扔,炸的雞飛狗跳也不會挨罵,那時候過年確實(shí)美好。
? 今年三十晚上,朋友圈曬年夜飯的很多,大多也就是平常都在吃的,既然失去了對美食的期待,對新衣服的期待,對壓歲錢的期待。兩眼無神的對著手機(jī)。看著春晚搶紅包的一幫人,麻將的一幫人,網(wǎng)上游戲的一幫人。這大概至少是十億人的過年方式吧。
? ? ? 豬肉沒有了小時候的香味,從拿壓歲錢的興奮,到發(fā)壓歲錢的肉疼,新衣服不能成為炫耀資本,連除夕的夜都沒有小時候的黑,年獸也不敢再出來了,怕城市的燈光。所以揚(yáng)州禁放爆竹,不讓大家浪費(fèi)污染,然而天依然大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