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大從小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家里都是爺爺掌勺,我忙于工作,周末一有時間就想著帶他出去玩,那時我也不會做飯,有人做也沒想過去做飯。
2019年回歸家庭后,開始把心思放在廚房里,從零開始學,好在網絡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每次都叫孩子們點菜,我再照著網上給予的方子一步一步照著做,用心去做好每一道菜。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嘗到媽媽的味道,也想象著他們去遠方也能惦記著媽媽特有的味道。但老大比較挑剔,每次做好的菜,小妞都會夸我做得好吃,到了他那里只有兩個字“還行”,很少得到他發自內心的認可。
不像小妞,只要是我做的,她都覺得好吃。老大從不會這樣說,在他面前就很有挫敗感。但我還是盡力去做好,老大喜歡吃面食,也學著去做包子,餃子,面包,蛋糕,蛋塔之類的,有一段時間很喜歡折騰這些。當然也失敗過多次,面發不起來,發起來了做得又不好看,口感單一等。
老大對我的要求很高,包子要吃那種皮薄帶有湯汁的肉包,面包要吃那種牛角包,又香又脆的,不能太單一,口感要豐富,蛋塔要吃那種外脆里面滑嫩的,蛋糕要吃那種有Q彈感的......
唉,我直接放棄了,要想在他身上留下媽媽的味道,太難了。那會他上六年級,學業相對輕松,我就放手讓他自己做,我再跟著他學。
他還真愿意去整,做蛋糕,做蛋塔,面包相對難些,沒有廚師機揉面,光用手揉都要揉廢。你別說,他做這些比我用心多了,一步一步精準地按照網上給的方子,又是稱又是過濾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我很多時候就沒他這么嚴謹,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但他做出來的蛋塔就是比我的滑嫩,不得不說,有些懶還真不能偷的。
初中后,他的學業重,慢慢地就沒有時間去整這些,我在朋友圈低價回購了一臺廚師機,開始整面包,都還算成功,每次都挑簡單的做,太復雜的不敢去挑戰,很快他就吃膩了。
在?藝方面,我的水平只能做到這樣,要想達到他的水準,估計要去考個廚師證,算了,在他那里做不到讓人懷念的媽媽味道,那就將就著吃吧。
后來我去參加一個塑形班,以前從來沒關注過健康飲食這塊,才知道自己的飲食習慣一點都不健康。特別是做蛋糕,面包之類的,都是高糖高脂的食物,應少吃,盡量不吃,含碳水高的都要少吃,多吃粗糧,低油低鹽的食物,清淡飲食。
我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老大呢,這段時間比較喜歡吃外面的食物,他覺得外面的什么都要比家里的好吃。每周都有一兩次在外面吃。后來上高中了,就再也沒玩過烘焙。這時老大胃口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他開始也注重身材管理,從不運動的他也開始每周至少跑三次,飲食方面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我做得都是簡單家常菜,看他也不挑,什么都吃。就在前天晚上,看著我的主食是吃蒸山藥,他說也要吃。并說明天還要吃這個,我有點意外,但心里還是挺開心的,畢竟他也開始注重飲食了。
昨天帶著小妞去騎行,老大去上課。中午12點多才回到家,問老大要不要在外面吃,他說你還是在家蒸山藥吃吧。這讓我很意外,我以為他聽到去外面吃會歡天喜地地答應著。沒想到選擇回家吃,我問他,你喜歡吃山藥嗎?他說,不是喜歡吃,是知道吃這個好,健康才吃的,還說以后只要他在家就給他蒸山藥吃。
呃,可以。我不再追求媽媽的味道,因為媽媽的味道就是簡單健康的味道。